SUMO-1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antoni198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1)表达的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两组:模型组( n = 50)和对照组( n = 40) ,对模型组给予40 % CCl4 3μl/ g皮下注射,分别于造模后2、4、6、8、10、12周取肝组织,同时给予对照组等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且分别在与模型组相同的时间处死动物。采用病理检查观察肝纤维化形成的变化,RT-PCR检测SUMO-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MO-1蛋白的表达,将各周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相互比较,并将各周数据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肝纤维化至肝硬化的形成,SUMO-1mRNA的表达在造模前(0.721±0.006)、2周(0.856±0.007)、4周(1.092±0.085)、6周(1.273±0.010)、8周(1.565±0.012)、10周(1.782±0.014)、12周(2.025±0.016)逐渐增强,较同一时间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强。Western blot显示SUMO-1的蛋白表达在造模前(0.758±0.060)、2周(0.922±0.073)、4周(1.170±0.093)、6周(1.370±0.109)、8周(1.613±0.128)、10周(1.823±0.145)、12周(2.078±0.165)也是同时逐渐增强,较同一时间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强。( P < 0. 001)结论:SUMO-1基因及蛋白表达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逐渐增强,说明其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应用波前像差引导联合虹膜识别(个体化)的LASEK和LASIK矫正中低度近视散光,同期与普通LASIK进行比较,观察个体化准分子激光手术对于矫正散光,减少术后高阶像差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