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学视角看《唐诗三百首》中文化词语的翻译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ki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清代进士孙洙将唐诗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收录成册,命名为《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被国内外众多译者译成英语。唐诗翻译中最难处理的是其中大量的文化词语,文化过滤现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以阐释学理论为基础,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分析唐诗三百首中文化词语的翻译。论证对于文学翻译处理不同的原因在于不同译者对原文不同的阐释。   为了更清晰地揭示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本文作者将《唐诗三百首》中诗歌所包含的文化词语分为八类,分别讨论分析,从译者为主体的角度,来解释译者的翻译策略及其效果。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等基本问题进行论述。就论文的结构做整体介绍。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概要的介绍文章中将要涉及到的一些理论,包括文化定义的讨论、阐释学几位代表人物理论的概述和对唐诗三百首的介绍。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本文作者将唐诗中的文化词语分门别类地对比分析。从译者主体的角度得出文化词语翻译的差异出现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文章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对诗歌中文化词语翻译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秦岭终南山冬季混凝土冻害的影响因素,以及带来的施工难度,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防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