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
1957年Piertogranele和Mastromarino首先报告了使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导致骨坏死的并发症。随着激素的大量使用,人们已经认识到大量、长期的使用激素是导致骨坏死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特别是SARS期间,激素作为不可替代的药物造成了大量患者的股骨头坏死。激素治疗造成骨坏死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的重视,探究其发病机理以更合理的使用激素,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如何早期发现并治疗股骨头坏死都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理学说很多,现有骨质疏松疏松学说、脂肪代谢异常学说、血管炎症学说和细胞毒学说等。但这些学说都不能单独的解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真正病理机理。Glimcher认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生物因素与机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实验试选取骨保护蛋白(OPG)和力学因素分别代表生物因素和机械因素探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
实验方法:
4月龄健康Wistar大白鼠28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2周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2组,对照组12只同时保留正常鼠4只。精确称重后,两组均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kg),每周一次,共注射6周。实验组置于大鼠后肢不负重吊尾模型笼中饲养:大鼠尾部悬吊,后肢离地,使躯干与地而成30°角,大鼠前肢着地可以自山活动。实验组大鼠均单笼喂养,自由进食和饮水,实验期为6周。对照组正常负重。分别于2周、4周、6周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头标本,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OPG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学变化,并用软件测量7个相关指标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
不负重实验组中各时期股骨头单位面积骨小梁中胶原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宽度、单位视野面积内骨小梁面积百分率均低于同期负重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通期比较实验组骨小梁断裂情况比对照组程度明显减轻;而不负重实验组中各时期高倍镜视野下空泡陷窝数量、脂肪细胞最大直径、单位面积内脂肪细胞数量和OPG累积光密度与同期负重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时期组间比较,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
实验结论:
随着激素注射和不负重时间的增长,骨质疏松程度、骨细胞坏死程度以及脂肪细胞变性程度增加,OPG局部表达下降;OPG通过增加骨吸收、减少骨生成引起骨质疏松,是后期引起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和后期骨塌陷的内部生物因素;使用激素时,负重不利于保护骨小梁形态完整,增加骨折几率,是引起骨坏死后期塌陷的直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