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至20世纪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出现和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深入发展到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时候,性别研究作为它的一个重要分支也由此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论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两个书写女性的传记文本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男女两性在创作风格、性别意识等方面的差异,这两部传记分别是斯蒂芬·茨威格的《断头艳后》和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夏洛蒂·勃朗特传》。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认识角度出发向读者展示了两位不同性别的作家在传记中所呈现的文学面貌,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探讨茨威格和盖斯凯尔夫人在男女两性的家庭角色问题上呈现的分歧,前者把性压迫作为捍卫男性主导地位之根本,将女性的失败归结于她们在事业上的成就,后者则积极主张女性在教育上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在事业上大有一番作为。第二章是探讨茨威格和盖斯凯尔夫人在体验女性情感、思想和女性心理问题上呈现的差异。前者只能凭借想象和猜测去揣度女性心理,因此会产生失真感和间离感。而后者则是感受着传记中女性人物的感受,一切体会如同自我认知。第三章是将性别作为制衡文学的重要因素,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对茨威格和盖斯凯尔夫人的传记文本风格进行梳理和探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认为,与否定和逃避男女两性的差异相比,肯定和正视这些差异应该是更理智和更有利于发展的。这一章主要是从文学话语、文学思维两个个方面来对茨威格和盖斯凯尔夫人的文学实践及其特点进行阐述。第四章是从茨威格和盖斯凯尔夫人在处理文本时所呈现的表现风格和价值体认的分野进行分析。前者的人道主义思想起因是源于“人”的自由发展,这种“人”的价值的彰显是完全排除了性别的成分的。而后者则是提倡女性在享有与男性平等权利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这种“人”彰显的是女作家这一包含了性别因素的群体的全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