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基追比对不同成熟型小麦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f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成熟型小麦超高产栽培机理,于2012-2014年度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正常落黄的豫农416和早衰型品种西农97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不同的氮肥基追比处理,分析不同氮肥基追比处理对小麦叶片衰老、群体质量、籽粒灌浆及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肥基追比对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由研究结果可知,生育中后期各处理旗叶SPAD值随着氮肥基施比例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旗叶叶绿素含量先上升之后逐渐下降,追肥比例大的处理叶绿素上升的时间持续较长且下降缓慢,豫农416以N3处理的叶绿素含
其他文献
以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条件下,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醇溶蛋白和SDS-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的形成积累规律,探讨硫对醇溶蛋白组分和SDS-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的作用及其与品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品质类型品种醇溶蛋白组分的初始积累量(开花后10天)、积累强度和最终积累水平不同,α-醇溶蛋白的初始积累量较低,积累强度小,最终积累水平低;β-和γ-醇溶蛋白的积累因品种不同而异;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进行小麦品种改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育种家的重视。但与同类作物相比,小麦不易建立高效成株体系,且小麦遗传转化仍处于建立和优化完善体系的阶段,是妨碍小麦基因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小麦又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分不足常限制其产量增加,改良小麦的抗旱性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内容。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①以10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幼穗、幼胚为外植体,建立小麦高效成株
本研究利用室内水培的方法,以6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晋麦47、矮抗58、周麦22、洛旱6号、郑麦9023、西农979为试验材料,设置15%和20%两个胁迫水平,以正常营养液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叶片和根系中主要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改变率与干旱敏感系数的相关性。2013-2014年分别在人工气候室和大田条件下,以抗旱性较强的晋麦47和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