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交通运输物流业已经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热点,而物流信息化则成为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但是,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软硬件的现代化程度和操作上,在发展模式和构造理念上差距更大。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所以存在如此差距,其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受现行经济体制的制约,物流企业信息化设施和管理的发育程度较低;2)未能使物流与电子商务成功接轨;3)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问题急需解决。这种现实状况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因此,有效利用我国现有的物流发展条件,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推进交通运输物流业的信息化,是我国物流业适应国际物流市场发展变化的基本要求。 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应当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有效形成生产商、物流商和需求方的有机的供应链关系,从而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并最终使产品的设计、生产更好的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应用信息技术对物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带动我国物流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现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应该明确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并把握以下战略步骤:1)加快物流信息化组织体制建设,向“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与使用”方向发展;2)制订出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从而确立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指导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3)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 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现阶段可抓住以下重点进行建设:1)物流信息标准化数据库建设;2)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开发,通过物流信息整合已有的资源,构筑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使物流系统(主要指社会物流)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3)物流决策理论与应用系统开发研究;4)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物流设备的效能,实现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与设备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