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矿区土壤As污染特征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内蒙古矿区的某一矿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周边的土壤进行了砷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确定了土壤中的总砷含量和分布特点以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基本关系,并通过逐级化学提取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土壤中各个形态砷的含量,确定了该地区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分析了土壤有效态砷含量与总砷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基本关系。同时进行了动态淋溶试验,研究不同风化程度煤矸石和不同pH降雨条件对砷在土壤中的迁移及淋出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出煤矸石中的砷以及不同pH降雨条件对该区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1)该矿区土壤样品中总砷含量平均值为8.35mg/kg,含量范围为2.43-20.21mg/kg。砷含量分布特点是在垂直方向上0-20cm>20-40cm。砷含量随着距矸石山的距离呈递减趋势。(2)土壤中砷的各形态含量为:残渣态砷(62.79%)>钙型砷(15.74%)>铁型砷(12.47%)>铝型砷(7.17%)>交换态砷(1.56%)>水溶态砷(0.27%)。按照有效态与非有效态含量比较为:非有效态砷(62.79%)>有效态砷(37.21%)。(3)研究区土壤中的总砷含量与有效态砷含量,总砷与理化性质,以及有效态砷与理化性质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4)淋溶试验结果表明,淋溶液中砷含量较小,远低于地下水Ⅲ类标准(0.05mg/L)。降雨pH越小,砷的淋出量越高。分化程度和矸石中砷的初始含砷量对矸石中砷的淋出有一定的影响。淋溶后不同深度土壤层中累积的砷含量为0-5cm>5-10cm>10-15cm。对淋出液和淋溶后土壤pH分别进行测定,发现淋出液和土壤的pH的变化都和初始淋溶液的pH有关。
其他文献
涤/麻织物染色的传统工艺一般均采取两浴两步染色法进行,即先分散染料染涤纶,还原清洗后用活性染料染麻。采用两浴两步染色工艺,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消耗大。由于两浴,生产过程
<正>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困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以来,促进了学生人文知识的获得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进
随着网络公共空间的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网络民主监督正在发挥着其势不可挡的作用。本文将从网络民主监督的概念与特点,网络民主监督的现状与党的执政安全,网络民主监督对党
<正>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实现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的
导入环节是高中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导入环节的时间有限,但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它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本文探讨了如何创设有效的导入方法,并根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较为明显的代际传递现象,主要表现在群体素质、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观方面主要是“贫困代际传递”所造成的;客观方面则主要是源于中国新老农
文章以《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了中国四所主要的聋人高等教育院校应届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通过统计检验方法与健听大学生的样本对比发现聋人大学生
<正>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高标准农
<正>"思维可视化"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通过图示技术呈现出来。。可视(visualize)是指一种通过视觉感知的方式将维进行外化呈现的过程。可视化能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