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鲤疱疹病毒Ⅱ(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给我国鲫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研究提示CyHV-2可形成潜伏感染,但缺乏实验验证,也未见CyHV-2潜伏感染靶器官及其潜伏形式相关的研究。本研究以人工感染的方式,验证了CyHV-2在急性感染之后可形成潜伏感染,在温度应激条件下可从潜伏转为激活状态,并推测脑为CyHV-2潜伏靶组织之一。进而利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CyHV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鲤疱疹病毒Ⅱ(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给我国鲫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研究提示CyHV-2可形成潜伏感染,但缺乏实验验证,也未见CyHV-2潜伏感染靶器官及其潜伏形式相关的研究。本研究以人工感染的方式,验证了CyHV-2在急性感染之后可形成潜伏感染,在温度应激条件下可从潜伏转为激活状态,并推测脑为CyHV-2潜伏靶组织之一。进而利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CyHV-2潜伏感染细胞系分析其潜伏形式,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如下:1.不同感染状态下CyHV-2相关基因的转录分析以鲫为实验对象,通过PCR和RT-PCR分别检测了急性感染濒死鱼和急性感染后存活鱼(不同时期)中CyHV-2相关基因(DNA聚合酶基因、主要结构蛋白基因ORF99)及其转录情况。结果显示在急性感染濒死和急性感染后存活5个月的样品中,均可检测到CyHV-2相关基因的转录;在急性感染后存活10个月的样品中仅能检测到病毒基因组,未能检测到病毒基因的转录,说明它们是潜伏感染样品。通过温度应激处理,发现病毒DNA聚合酶和结构蛋白基因ORF99发生转录,提示病毒由潜伏感染转为激活状态。2.CyHV-2的组织分布定量研究以荧光定量PCR分析CyHV-2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及温度应激后病毒的组织分布,结果显示急性感染样品中各组织的病毒载量都在10~6copies/μg总DNA左右,其中脾、肾组织最高,脑病毒载量在10~6-10~7copies/μg总DNA;慢性感染各组织病毒载量在80-10~4copies/μg总DNA;潜伏感染鱼各组织病毒载量在0-10~3copies/μg总DNA之间,相比其它组织,延脑的病毒载量较高;温度应激后,各组织病毒载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头肾、中肾和鳃组织。鉴于潜伏感染鱼脑的病毒载量较稳定,且α疱疹病毒潜伏在神经中,推测脑可能是CyHV-2潜伏感染靶器官。3.CyHV-2潜伏感染存在形式的研究通过重测序本实验室建立的CyHV-2潜伏感染细胞系(CCBLat1),跟鲫基因组(NCBI编号:ASM336829v1)和病毒基因组(SY-C1,KM200722.1)进行对比未能找到病毒相关的序列。提示CyHV-2很可能不是通过整合形式存在,有待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拟南芥VASCULAR-RELATED NAC-DOMAIN 7(VND7)是原生木质部导管分化的关键调控基因。有研究显示VND7基因能使植物次生壁增厚,最终生物质含量增加。使用衰老相关基因启动子的时空策略的提出,解决了转基因植株因营养物质分配紊乱导致正常生长发育受影响的难题。本研究中,借鉴时空策略的思路,选取3个拟南芥衰老相关基因(At1g69490、At1g66390和At5g45890),并
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农作物纤维素类物质资源储量丰富,国内每年产生的秸秆和林业废弃物高达八亿吨。这些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清洁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不断重视。木质纤维素被复合纤维素酶糖化后,进一步被发酵微生物转化为酒精、乳酸、聚乳酸等生物产品。本课题以经过原子束Co-60诱变筛选出的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R16做为出发菌株,研究了其以秸秆为底物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并利用质谱分析
油菜是具有多功能利用的油料作物,在粮经饲农业改革形势下,营养物质丰富的饲料油菜作为新型饲料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与其他饲料作物相比,饲料油菜可利用秋冬闲田种植,在不挤占粮食用地的情况下增加饲料产量。饲料油菜生物量大,但主要收割方式还是人工或半机械化收割,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工作效率低。部分养殖企业尝试性地采用青贮玉米收获机对饲料油菜进行了机械化收割,易出现了输送通道堵塞,物料过度揉搓氧化霉变等情况,适用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我国华南地区特色水果,其果肉洁白晶莹、营养丰富,具有补脾养颜等功效,在民间和传统中医中多用于治疗或改善血气不足、失眠健忘、贫血、脾虚泄泻等症状,但其功能成分的确定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荔枝果肉含有丰富的活性多糖,具有显著的肠道免疫调节作用。但其作为一种大分子物质,难以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其生理功效的发挥需要借助机体胃肠道系统的消
本文研究了不同成熟度树莓营养成分及出汁率,并以八到九成熟的树莓为原料,研究了果胶酶对树莓出汁率的影响及树莓澄清果汁的加工工艺,并对其储藏稳定性进行评价。利用树莓酶解后的果渣副产物,研究了树莓果渣果酱的加工工艺并对其储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两种成熟度树莓营养成分分析通过比较两种成熟度(六到七成熟和八到九成熟)的树莓营养成分含量,发现除水分和果胶含量外,八到九成熟树莓的总糖、总酸、蛋白
一、教学设计分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八单元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经济史课程的最后一课,本课内容主要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历程、利弊等,涉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坎坷之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等内容,与第二、三、四、六、七单元的相关课程紧密相连,知识脉络清晰,体现中外关联、贯通古今、整合统领的特点。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是木犀科木犀属的树种,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桂花因其优美的树型和独特的香味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中。根据桂花的分类标准-花期与花色的差异,分为四季桂、金桂、银桂和丹桂四个不同的品种群,其中丹桂颜色最深呈橙色-橙红色,银桂颜色最浅呈白色-白黄色。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桂花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会影响桂花花瓣的着色,但对于桂花花瓣成色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是通过改变特定基因的表达量将已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为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相比,i PSC来源于体细胞不受限于伦理限制,能够自我更新和维持未分化状态,具有体内和体外分化成三胚层的能力,还可以减少免疫排斥和生物安全问题,这些特性为再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具有一定的自交不亲和性。油茶花多果少,座果率低,产量低是油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选择出成果率高的油茶品种授粉配置组合,对油茶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以‘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鄂油81号’和‘鄂油102号’5个油茶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品种鉴别、开花物候、花粉特性及授粉结实性研究,以便为油茶授粉品种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品种
维管组织在植物的各个组织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物质运输、机械支持和形态发育等相关功能;在木本植物中,维管组织的生长促进植物茎干的伸长和加粗,为木材的材质提供支持。随着杨树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参与木本植物维管组织生长相关的基因;在转录组数据分析的深入,大家逐渐了解了一些非编码RNA在维管发育中的作用。NAT作为一类非编码RNA在植物中的作用也渐渐被人们所重视,NAT在自然界中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