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在银行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县及县域以下金融机构纷纷从农村金融领域撤出,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村镇银行应运而生。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重要的金融创新。它结合了银行与小额信贷公司的运作模式与特点,同时又结合了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目标。村镇银行的成立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的问题。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镇银行已经在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结构、缓解农村的金融抑制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村镇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它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比如受银行营利性目标的影响,村镇银行的发展难免偏离支农的政策性目标;村镇银行的市场准入、运营及退出也没有相关的法律进行严格规范等。贷款业务是村镇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村镇银行贷款业务主要面向农户和小型企业,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农户贷款数额小并较为分散,并且村镇银行不能跨区域经营,这就造成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高度集中,风险同质化严重。同时,村镇银行的准入规模较小,注册资本较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如何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就成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为切入点,运用博弈论对其面临的道德性信用风险进行理论分析并针对博弈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然后对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经营性信用风险的特点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对村镇银行经营性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提供建议,最后通过对国外社区银行以及农村地区中小型银行的经验借鉴,对完善我国村镇银行的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