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糖素对果实诱导抗病相关机理的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诱导抗病性的应用是以生物技术控制采后病害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论文以聚合度为4-11的寡糖素为诱导子,以枣果和油桃果实为材料,采用离体和活体相结合的方式,对果实采后的诱导抗病性产生的生理和生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发病果实上分离纯化的致病菌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为实验菌种,确定了不同果实上诱抗反应的时效性与诱导后果实抗性相关酶及抗菌物质的作用关系,初步阐明寡糖素诱导采后果实抗病性的作用机理。体外抑菌试验明确了寡糖素在离体条件下,对Botrytis Cinerea无抑菌效果,其降低桃果与枣果发病度的作用为诱导和激发果实潜在抗病性的结果。通过采后单果实分别诱导,确定寡糖素诱导采后冬枣挑战和损伤接种的最佳处理条件分别为:寡糖素浓度54.2μg·mL-1,枣果成熟度为8,诱导时间25h;寡糖素浓度56.5μg·mL-1,枣果成熟度为8,诱导时间24h。同样条件下,寡糖素作用于桃的最佳诱导浓度为125.0μg·mL-1。对寡糖素诱导采后冬枣活性氧代谢反应的相关过程研究表明,冬枣在寡糖素诱导初期H202积累量增多,SOD和CAT酶活性受抑制;诱导第10天时SOD和CAT酶活性升高,H202含量迅速降低。诱导过程中抗性反应相关酶的动态研究表明,POD, PPO, PAL, GLU和CHT活性均比未诱导果实活性明显升高,并且可以各自保持较长活性峰时间,PAL与GLU诱导接种组的酶活性高于单一接种组和单一寡糖素处理组。桃果实经过寡糖素处理后,H202含量在第6-8天内产生最多,抗性反应标志酶PAL, GLU和CHT活性则在第8天后开始达到峰值;抗菌物质可溶性总酚,木质素含量则分别在第10天、12天达到最高值。说明寡糖素处理桃后生化代谢产生变化,通过积累抗菌物质而表现抗病。桃果实经寡糖素诱导后产生的抗病物质植保素经粗提纯并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证明其成分主要是具有抑菌效果的类黄酮类物质,诱导产生植保素积累量在诱导后48-96小时达最大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2018 年 8 月期间社区的 302 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并采用普通情况调查表、糖尿病知识调查表以及自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慢性湿疹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 100 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多
目的 对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5 月—2019 年 5 月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 10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呼吸机属于常用的医疗设备类型,在对人体呼吸系统进行模拟的基础上,对人生理呼吸加以替代、控制亦或是改变,确保人体与外界气体的有效交换,使肺部通气增加,使人的呼吸保持正
目的 探讨与分析 MRI与 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120 例,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 CT诊
目的 对比分析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所发挥的效果,并分析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7 年 9 月~2019 年 3 月诊治的直肠癌患者 90 例作为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运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72 例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为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时行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营养缺陷.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糖尿病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研究分析临床资料.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糖尿病
目的 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 型糖尿病检测中的意义,以期为糖尿病检验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