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最艰巨的任务在于发展西部农村。而要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除了外在力量的推动以外,村干部作为农民的主心骨、带头人,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内生力量。村干部自身的能力素质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村干部胜任力的构成要素,以及村干部胜任力如何影响农村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在借鉴学术界关于胜任力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农村发展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和访谈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确定了村干部的胜任力要素,并引入村干部的社会资本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村干部胜任力影响农村发展的理论模型。通过对陕西省7个地区415位村干部的的问卷调查得到了第一手数据资料,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探寻了西部地区村干部胜任力水平差异的原因;利用熵权主成分法测度了样本农村的发展水平;检验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最后利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揭示出村干部的胜任力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效应。主要的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如下:第一,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通过深度访谈及编码分析的方法,对西部地区村干部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包括3个维度12个胜任力特征的村干部胜任力模型。3个维度分别是成就动机、个人影响力以及管理领导能力。其中成就动机维度包括:上进心、捕捉机遇、成就感和责任心;个人影响力包括:策略性、说服力、个人威望和协调能力;管理领导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创富能力。并在已有成熟量表和访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村干部胜任力量表》,通过样本数据的分析,表明量表问卷的信度效度良好。本研究拓展了胜任力的研究领域,丰富了胜任力理论的内容,并为村干部的考核、选拔及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探寻了村干部的成就动机、个人影响力以及管理领导能力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并引入村干部社会资本作为调节变量,深入分析村干部的社会网络规模、网络密度以及网络资源对于其胜任力和农村发展的调节作用,构建了村干部胜任力影响农村发展的理论模型。基于模型,提出村干部胜任力不同维度对农村发展影响的6大理论假设,以探求村干部胜任力与农村发展的相关性。第三,对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村干部胜任力对农村发展的积极正面影响作用,以及村干部社会资本的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关于村干部对农村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在数据收集,实证方法的设计和影响作用的阐释等方面弥补了以往研究重视概念阐释,缺乏实证分析的不足。本研究关于村干部胜任力及社会资本等对农村发展的实证结论也为胜任力和农村发展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