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中国粮食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对影响中国未来较长时期的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各个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已经加入WTO的现实背景,提出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目标和模式构想,并探讨了实施这一战略的措施和途径。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章,引言通过介绍美国布朗博士的著作“谁来养活中国”的主要论点,提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第二章,“粮食安全”的含义和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战略的原则及模式。本章在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各个层次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对中国粮食安全历史和现状的回顾与评价,从粮食生产和粮食外贸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中国中长期的粮食供求趋势做了判断。本章阐明了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的基本原则;从形成国家粮食供给的自给和进口两个要素的不同组合模式中,根据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和资源禀赋特点,确定了未来中国新增粮食需求应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的粮食安全实现模式;并强调论述了粮食安全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第三章,影响中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的因素及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应对措施。我国的粮食需求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直接需求,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增长;二是间接需求,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结构变动和居民收入的变动。这两方面的合力推动,最终将导致我国粮食总需求呈增长的趋势。粮食供给的变动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由于科技进步,粮食供给的增加还是具有一定潜力的。但是,我们更应看到,由于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未来粮食增产潜力的开发难度加大,供给能力提高十分有限。本章还结合WTO《农业协定》的相关规则,分析了加入WTO以后,由于逐步履行入世承诺对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方面产生的影响。这部分中,还研究了粮食储备对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在综合了国际上对合理粮食储备规模的设定,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提出了确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粮食储备规模。第四章,结论 未来的中国要保持较高水平的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的原则,加强国内生产,用外贸适度调节,保持合理储备规模。中国人必须也能够自己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