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这部纲领性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启动。教材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基于课标编写的教材在编写体系、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教材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为了探寻初中数学教师教材分析能力究竟如何,本研究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对老师进行测试,得到以下结论:(1)教师在分析知识点及相互关系、教材所需知识基础、教材所涉及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方式、例习题的设计意图、教材内容所涉及知识点的预期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所涉及数学思想方法的预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预期教学目标这几个方面表现优秀;(2)教师在分析栏目中的问题设计、教材中的某些细节两个方面,表现一般;(3)教师在分析教材中涉及的课标中的10个核心概念、分析学习方式的设计意图两个方面表现最差;(4)影响教师教材分析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教龄与学校类型,具体而言,随着教龄的增长,教材分析能力逐步提升,重点学校类型的教师教材分析能力普遍高于普通学校的教师;论文的主要框架包含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及核心概念。第二章“文献综述”对以往有关教材分析的研究作了分类梳理。第三章“初中数学教师教材分析能力的理论研究”主要对教材分析能力的内涵、特点及结构作了论述。第四章“初中数学教师教材分析能力调查问卷的编制”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编制调查问卷的过程以及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第五章“初中数学教师教材分析能力现状的调查及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答卷的各层次均值分析、每个维度具体分析、相关分析。第六章“结论与反思”总结了之前分析得出的结论,并对本研究的不足作了反思,最后,给出了一些提高教师教材分析能力的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