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塑藤素诱导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r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30万人受到结直肠癌的影响。结肠直肠癌造成的全球威胁正在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西化膳食。如今,在临床实践中,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等是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因为它可导致治疗的良好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常见的化疗药物均发挥着强大的治疗作用;然而,耐药性和毒副作用限制了这些药物临床的应用。化疗后,通常会导致患者的出现不良反应,生活质量降低。以及耐药性的出现。某些肿瘤如结肠癌、卵巢癌和肺癌,对临床化疗药物的反应并不令人满意。目前,草药或天然化合物,或者作为单一疗法使用,或者与常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已被报道在治疗各种癌症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扁蒴藤素是抗类风湿关节炎中药过山枫的最主要的活性药效物质之一。研究报道扁塑藤素具有多种广谱药理活性,抗炎、免疫调节作用。但扁塑藤素作为活性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仍然没有得到较为明确的探讨。本实验选取了结直肠癌SW480细胞,来研究扁塑藤素诱导其凋亡的潜在机制。这说明扁塑藤素可能是一种潜在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本研究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扁塑藤素处理结直肠癌SW480细胞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分别利用PI单染和PI及Annexin V-FITC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SW480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用DAPI细胞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用DCFH-DA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变化。用活性氧清除剂NAC和细胞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SW480细胞1h,加入扁塑藤素处理细胞,用MTT法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变化,用WB检测细胞自噬的相关蛋白以及AKT/GSK-3β信号的变化。研究结果:1.MTT法检测显示,随着扁塑藤素浓度的增加,SW480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扁塑藤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明显增加了SW480细胞的死亡数量。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扁塑藤素可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且呈浓度依赖性;同时,WB结果显示,扁塑藤素可降低SW480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增加p21的表达。3.DAPI染色结果显示,在荧光显微镜下,随着扁塑藤素浓度的增加,SW480细胞的蓝色荧光增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扁塑藤素可诱导SW480细胞凋亡和ROS生成,且呈浓度依赖性;WB结果显示,扁塑藤素可增加SW480细胞中PARP剪切体的表达。4.WB结果表明扁塑藤素可使SW480细胞p-AKT(ser473)的表达量降低,p-GSK3β(ser9)的表达量降低,NAC预处理可逆转这种趋势。5.WB结果显示,扁塑藤素上调了SW480细胞中LC3B-II的表达,而NAC预处理则相反;此外,3-MA预处理可显著降低扁塑藤素对SW480细胞的凋亡和生长抑制作用。研究结论:虽然扁塑藤素具有多种抗肿瘤活性,但其对结肠癌细胞株的作用及潜在的作用机制尚未被探索。结果表明,扁塑藤素能有效抑制细胞生长,在G0/G1期介导SW480细胞周期阻滞,促进SW480细胞凋亡。此外,扁塑藤素可促进SW480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并通过ROS抑制细胞内的AKT/GSK-3β信号通路以及激活凋亡性自噬来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说明扁塑藤素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药物作用靶点。
其他文献
“科学推理”能力是初中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也是初中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能力。因此围绕“科学推理”能力,探究指向提升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教学途径势在必行。本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图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医学图像的精确分割对医生进行病因诊断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图像边界模糊、强度
目的:回顾分析年龄及术前合并症对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入排标准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就诊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鳞状
无人机多次在现代战场中展现了其突出的军事优势,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威胁评估是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的核心部分,但在实际战场上,可以获取的数据量是有限的,严重影响了无人
目的通过建立间歇低氧模型,探讨间歇低氧对大鼠认知功能情况的影响;通过注入PI3K/AKT抑制剂及褪黑素,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及褪黑素对间歇低氧大鼠海马区神经元PI3K/AKT信号
制川乌-白芍药对为临床上常用药对,主要用于风湿痹症的治疗。目前多从化学成分、药理效应的角度,阐明制川乌-白芍配伍机制,且给药方式多为口服给药。现代生物药剂学研究表明,中药成分在体内的“代谢”,以及中药成分对肌体“代谢”的调节作用,也是中药发挥疗效的重要环节。药对中成分进入体内,不仅可影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药对中成分的代谢,还可能“干预”肌体内源性物质代谢,使肌体“回调”到平衡状态,而发挥治
目的 观察口服补液是否能通过刺激脓毒症小鼠骨髓细胞和肝脏细胞增殖、提高骨髓和肝脏中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CD11clowCD45RBhighDCs)的数量、CD11clowCD45RBhighDCs占树突状
社会称谓语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开口交流首先说的就是社会称谓语。由于社会称谓语具有复杂性、文化性,所以留学生在学习中会存在诸多困难,与他人交流时易发生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不仅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而且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尽管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国家及地区存在差异。但是
目的: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对发育性白内障患儿术前及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眼前节结构进行生物测量,从而了解白内障摘除IOL植入术后发育性白内障患儿眼前节结构的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