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敷脐疗法联合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adlyiw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近年来,穴位敷贴疗法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证,既可用治多种慢性病,又可用于某些急性病证,既适用于脏腑病证,又可用于皮肤体表疾患。因其将穴位功效与药物药效相结合,既发挥穴位刺激作用,又有所使用药物的药理功效,还兼备前二者综合作用,操作简单、安全易行。将药物贴敷或填于神阙穴以刺激脐部或药物经脐吸收发挥功效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敷脐疗法或脐疗。本实验以中药免煎剂当归饮子、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依巴斯汀为基础治疗,设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予以空白对照、西药盐酸多塞平乳膏敷脐、中药方敷脐,观察药物敷脐疗法联合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对比中药敷脐与西药敷脐的疗效差异,探讨此疗法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基础治疗为中药免煎剂当归饮子、西药依巴斯汀,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治疗1组予以西药盐酸多塞平乳膏敷脐,治疗2组予以中药方敷脐。记录患者治疗开始、治疗3周、治疗6周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观察各组症状积分变化、下降指数及疗效等级差异;疗程结束1月后,对各组痊愈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复发率。研究结果:在经过纳入、排除、终止及退出标准的筛选后,合计纳入慢性荨麻疹患者114例,脱落、终止病例7例,最终纳入统计学分析病例合计107例,对照组37例,治疗1组34例,治疗2组36例,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前症状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具有较好的均衡性,相关信息存在可比性(P>0.05)。治疗3周三组疗效等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周疗效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示:对照组与治疗1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3周治疗1组疗效等级比较优于对照组和治疗2组。治疗6周三组疗效等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周疗效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示:对照组与治疗1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6周治疗1组与治疗2组疗效等级比较优于对照组且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治疗前组间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周组间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周组间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示:治疗3周,对照组与治疗1组治疗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2组治疗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疗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周,对照组与治疗1组治疗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2组治疗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示: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痊愈患者1月后随访,对照组复发3例,治疗1组复发1例,治疗2组复发2例,复发率分别为37.50%、7.14%、20.00%。三组患者复发率比较结果示:三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组敷贴不耐受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治疗2组出现2例敷贴不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治疗组患者外用敷贴不耐受情况比较结果示:治疗组患者外用敷贴不耐受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组出现困倦、嗜睡4例,发生率为10.52%。治疗2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外用药物不良情况比较结果示:治疗组外用药物不良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证明,药物敷脐疗法联合中药当归饮子、依巴斯汀表现出了较仅使用中药当归饮子、依巴斯汀更高的疗效等级。在治疗3周时,治疗1组疗效等级比较优于对照组和治疗2组;治疗6周时,治疗1组与治疗2组疗效等级比较优于对照组且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且外用敷贴不耐受情况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外用药物不良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药物敷脐疗法联合中药免煎剂当归饮子、依巴斯汀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中药敷脐安全性更高,故临床优先选用中药敷脐,配合中药和(或)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但此研究结果由于是多种干预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还受到诸多主观因素、观察时间、病例数的影响,且无实验室指标、药物经皮吸收血药浓度及安全性指标等,所以具有一定局限性,其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观察淫羊藿提取物对脑梗死模型大鼠SDF-1/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SDF-1/CXCR4轴在脑梗死后起到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研究方法:对SD大鼠进行线栓法阻塞大脑中
目的:探讨泻心胶囊治疗火邪热结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住院及门诊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火邪热结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