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对于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软件技术的研究和软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竞相扶持的重点,是国家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武器。经济新常态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计算机前沿技术的进步,为软件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软件出口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新增长点。本文探讨了软件产业和软件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涵义。通过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出口模式的描述,分析了中国软件出口的影响因素。并且尝试构建了我国软件产业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回归模型对各个考察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结合中国软件产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软件产业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增强,但仍与发达国家间存在明显差距。国内购买力水平和软件产业研发人员占比的决定性作用十分显著。限于研究方法,科技创新要素、国内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市场集中程度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影响不显著,但在软件出口及实际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仍然不可小觑。文章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把国内外学者的国际竞争力理论运用于中国软件产业出口中,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设计了一套有关中国软件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中国软件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针对影响中国软件出口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注重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投入、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健全政策法规、整合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