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多回体拟话本小说创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明末清初的多回体拟话本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与分析归纳,对它们的题材选择、价值取向、体制嬗变进行考察,研究明末清初多回体拟话本小说立足现实社会、关注世俗生活的特点,深入探讨其多回体制形成乃至迅速衰亡原因,论述其在古代小说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着重论述此时期多回体拟话本小说的题材集中化,及在独卷体拟话本同类题材作品基础上的新变与发展。第一节关注的是热衷于才子佳人题材的多回体拟话本小说,其创作实践逐渐与传统才子佳人小说接轨;第二节考察某些多回体拟话本小说对世俗生活的关注,重点剖析其对文人和同性恋题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并指出随着其题材选择的丧失新意,后续发展陷入困境。 第二章:研究此时期多回体拟话本小说在价值取向上的特点,分析作者面向现实生活创作的“适俗”观。第一节研究重点为作者处理才子佳人婚恋故事时让其从传统才子佳人小说所虚构的理想化状态回归现实。第二节主要分析世情类篇目中作者主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作奸犯科”之人区别对待的现实化倾向。 第三章:分析多回体拟话本小说结构模式从生成到衰落的轨迹。第一节论述《鼓掌绝尘》借鉴长篇章回小说的多回叙事形式,试图建立一种匀称整齐富有形式美的多回体拟话本小说叙事范型,然而刻意追求整齐划一使作品存在明显的唯美倾向。第二节研究的是《十二楼》、《鸳鸯针》等作品虽对此体制进一步完善,但《娱目醒心编》处理“娱目”与“醒心”关系时的错位,导致入话的膨胀和叙事的弱化,使多回叙事的创作手法名不符实走向衰亡。 余论:着重论述多回体拟话本小说的多回体制对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将立足于明中期历史演义文本的解读,从其单个文本入手,将文本与史籍、平话、民间故事等进行比勘,主要从叙事板块(文本与史籍及非史籍的关系)及非叙事板块(韵文的使用,回
25岁的小张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喝酒,酩酊大醉之后回家蒙头大睡。第二天早上,昏昏沉沉的小张摸到镜子前洗漱,抬头看镜子,吓了自己一跳:右眼通红,眼角布满血块,活像恐怖片里的情景。紧张的小张随手拿起毛巾浸在温水里,然后敷在右眼上。过了好一会儿,小张睁开眼看,红血块不仅没消退,好像还扩大了。小张心里有些恐慌,随即到医院就医。  眼结膜下出血最怕患者缺乏常识热敷处理,这样只会越敷越坏。眼结膜下出血是眼结膜小
曹植诗赋兼善,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在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研究曹植诗赋在文学转关中的变化和贡献,尤其具有代表意义。虽然有个别专著和若干论文曾从某种角度
形象的泛化是“读图时代”的突出表现,也是艺术面临“泛化与终结”当代命运的诗意展现,而这正意味着传统艺术到了化蛹成蝶进入新阶段的关键契机。在现象的背后,是人类传统理性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发行的期刊除了《学习与批判》之外,《朝霞》杂志是唯一持续地存在的刊物。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这个刊物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与系统的研究。对“文革文学”的研
鼻炎顾名思义就是鼻子的炎症,这是一个总的名称,一般来说鼻炎共分五种,不同类型的鼻炎临床表现不一样,治疗也不同。    ●急性鼻炎  鼻腔粘膜的急性炎症,俗称“感冒”,主要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起病时鼻内先有干燥感、打喷嚏,随即出现鼻塞,并逐渐加重,流清水样鼻涕,以后鼻涕变为粘液脓性,说话时呈闭塞性鼻音。  【治疗】 可局部用氯麻滴鼻剂滴鼻,要大量饮热水,通大便,饮食宜清淡,如果伴发热可口服解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