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污染机理及抗污染MBR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对MBR处理城市污水的膜污染机理与动力学、曝气量、启动压力、抽停时间比等操作参数以及微型动物种群演变、投加填料控制膜污染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吸附污染首先发生,污染程度随运行时间增加而加重,运行第6d时吸附污染占5.6%,运行至28d后,吸附污染占37.3%;用电镜分析膜表面及膜孔发现,膜表面吸附无机物主要是Ca、K、Al盐,分别占总无机污染物的24.04%、7.69%、2.71%,而膜孔道内表面主要是Al、Mg、Ca盐,分别为76.96%、11.98%、6.29%。滤饼层中,无机盐晶体及颗粒物的存在,增加了污泥滤饼层的透水率。研究认为,膜不可逆污染是由膜堵塞造成的。在膜污染阻力中,滤饼层最大,为36.1%;凝胶层为19.3%;吸附污染为21.8%,膜的堵塞污染为22.8%。 L9(33)正交试验分析运行参数对膜污染影响表明:启动压力对膜污染的影响最明显,抽停时间比其次,气水比影响最小;最优参数组合:气水比40:1,抽停时间比10min/5min,膜压差10kpa。低压操作有利于减缓膜污染,反应器MLSS值为2.52~2.74g/L、抽停时间为10min/5min时,膜起始压差的临界值在15kPa附近;膜丝疏松安装的膜组件形式比膜丝绷紧安装的膜通量提高32%。 MBR生物相中发现了13种微型动物;建立“微型动物比值”概念,分析微型动物数量相对MLSS的变化。运行初期,游泳型的集盖虫、肾形虫、鞭毛虫等依次成为优势种群,污泥絮体密实、可滤性好;中期表壳虫、钟虫等成为优势种群,污泥沉降性好、膜污染最轻;后期集盖虫、钟虫等为优势种群,但丝状菌大量增殖,控制了游泳型动物生长,SVI值升高,膜污染加剧。 投加GAC的MBR中,膜通量提高了31.1%;GAC粒径越大对滤饼层形成的干扰越明显,粒径为40~60目的GAC效果最好;GAC投加量增加会提高膜污染控制效果。对膜清洗时发现,膜面滤饼层易于清洗,水力清洗与碱洗相结合恢复率可达84.5%。
其他文献
网壳结构因其造型优美,受力合理,结构灵活多样,施工方便,机械化、工厂化程度高等特点,已经成为近来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种空间结构。网壳结构计算研究中,大多忽略下部结构
开合屋盖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型式,它是一种在很短时间内部分或全部屋盖结构可以移动或开合的结构,使建筑物在开启和关闭两个状态下都可以使用。与传统的结构形式相比,
在我国,破坏性地震时有发生,导致大量房屋建筑结构的损伤破坏,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建筑结构都严重破坏或倒塌,仍有大批震损结构存在一定的残余承载力,尚具备适修性,因此对震损
自复位结构具有能够减小震后残余变形,减小结构损伤等优点,并且自复位结构往往通过预制装配式实现,有助于实现建筑工业化。因此,自复位结构的研究价值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而
大底盘双塔结构是将底部设置为大底盘,上部采用两个塔楼作为主体的结构。由于大底盘的存在,使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与单个塔楼有所不同。目前对大底盘双塔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的
山地建筑结构发展的日趋快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山地城市,其中掉层结构形式应用最为普遍。掉层结构由于其竖向不规则性导致结构刚度突变,使得整个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
学位
建立健康监测Benchmark结构的目标是为了对各种健康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比较和评估。Benchmark结构为不同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个分析、比较和评估的统一标准的研究平
合理的本构模型对于描述砂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目前大多数的砂土本构模型都是建立在常规三轴试验的基础上,而常规三轴试验是一种轴对称理想状态,无法正确
考虑到国内钢结构加固的需求在工业建筑中集中显现,以及可预期的在公共和民用建筑中的潜在需求,钢结构加固方面技术规范的修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作为钢结构加固方法中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