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96个茶树品种(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分析,将96份茶树资源分为3个大类群和14个小类群在考虑各品种遗传背景的前提下,选择49份遗传背景基础差异大茶树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气质联用检测49个茶树资源的鲜叶挥发性芳香物质。在香气含量聚类结果的基础上筛选出48个品种(3组)进行鲜叶部分表型性状、内含成分分析,以期发现茶树芳香物质代谢与鲜叶表型性状之间的联系。香气测定结果显示,49个茶树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成特点上,以醇类、脂肪酸类、醛类为主。鲜叶香气物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9个品种(品系)聚类得到的4个类群中,第1、3类群中,醇类香气物质含量远高于其他两个类群。脂肪酸类香气总量的平均值在4个类群中差异显著。因此,在聚类分析得到的3个分组方案中,选择脂肪酸类香气物质含量组间差异明显的48个茶树品种(3组)进行鲜叶部分表型形状、内含成分分析。由鲜叶表型性状的测定可知,3个性状中,叶片厚度测定结果的组间差异明显。综合香气测定和表型性状测定的结果,可初步判断鲜叶香气中醇类香气的含量高低与鲜叶厚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第3组叶色值较低,脂肪酸类香气物质含量最低,但其余两组中,第1组叶色值最高,脂肪酸类香气物质的含量却低于第2组,因此,不能完全说明脂肪酸类香气与叶色之间的有确定的关联。由鲜叶内含成分测定结果可知,安吉白茶中的EGC、DL-C、EC含量在48个样品中较低。福鼎大白中CGC、DL-C、EGCG、GCG, ECG含量都较低。鄂茶1号中EC、GCG、ECG含量也较低。各组间内含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第1组的18种氨基酸的含量较高;第3组中CAF、EGC、DL-C、EC、EGCG、GCG、ECG的含量平均值远高于其他2组。此外,第1、3组CAF含量品种间差异较小。综合内含成分测定结果和鲜叶香气测定结果可知,第3组鲜叶醇类香气含量较高,可知醇类香气与内含成分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一一对应关联,可能是多种内含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