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不同贸易种类的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b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产出的比重为19.8%,已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制造业仍面临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值率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这制约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额均实现快速增长,并且自2007年以来,制造业资本品出口额首次超过消费品出口额,成为次子中间品的第二大出口商品类型,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贸易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升级。那么,贸易的高速发展和贸易结构的升级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如何?在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业国际贸易和贸易结构对其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27个制造业2002-2011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发现2002-2011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6.9%,这种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增长,而技术效率在同期经历了4.2%的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来自规模效率的降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行业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就制造业行业出口和进口对生产率(TFPCH、TEC HCH、EFFCH)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出口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进口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发现,R&D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资本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增长,对技术进步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企业规模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增长。把贸易品区分为资本品、中间品、消费品进行回归估计后发现:资本品和中间品的出口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但不明显,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资本品和中间品的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为负;消费品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都不明显。  因此,发挥国际贸易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须加快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品和中间品的出口,同时对加工贸易方式进行调控,促进进口贸易方式合理化。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承载着提高政府效率重任的政府绩效评估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实施了政府绩效评估措
患者男,73岁,因十二指肠溃疡致消化道出血入院。查红细胞266万,血红蛋白7.7g,白细胞11500。入院后每天用甲氰咪胍0.4g静脉滴注,三天后白细胞降至3000,五天后降至1800即停药
泉州地处闽南金三角之一,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而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2012年12月21日《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