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作为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发生地域较广、频率较高、种类较多和损失较大是目前地质灾害发生的几个显著特征。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中,也提出了“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的地质灾害防治目标。本文以四川茂县及其毗邻地区的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为基础,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茂县地区2017年的地表变形数据,开展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发生地域较广、频率较高、种类较多和损失较大是目前地质灾害发生的几个显著特征。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中,也提出了“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的地质灾害防治目标。本文以四川茂县及其毗邻地区的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为基础,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茂县地区2017年的地表变形数据,开展了地表形变特征分析和潜在滑坡识别的研究工作。在获取实验区形变特征和识别出潜在灾害点基础上,利用Unity 3D软件平台进行虚拟仿真环境的搭建,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开发了可在PC端和移动端对监测区域的实时三维显示系统。具体成果包括:(1)以D-InSAR技术提取的沉陷数据为基础,对茂县沉降监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在2017年3月初至2017年12月末该时间段地表沉降情况,通过提取地表沉陷值,结合地理坐标,得到了地面沉降时空演化规律,最终建立了时间序列三维沉降模型;(2)基于茂县及其邻近区域2017年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区域地表变形数据,分析了其空间垂直形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该地区累积形变量地表形变以沉降为主,沉降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出现在东北部的太平乡和青片羌族自治乡,南部次之,西北地区相对而言有轻微抬升。沉降以区域性大规模的形势发展,已形成了集中连片区域沉降状态;(3)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SAR技术获取的不同期次的DEM进行滤波和差分处理,从而获得大尺度区域实际沉降范围的数据处理结果。实现方式如下:选取实验区2017年初和年末的8景SAR数据,经过预处理形成4景DEM数据源,再对前期升降轨数据和末期升降轨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技术对低频部分求均值,高频系数采用像素点绝对值大者作为目标小波系数的方式分别生成两景融合的DEM,最后把融合后与融合前的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大尺度范围内的沉降变形区域。通过随机选取样本点验证,表明了该方法在失相干区域可以提取出与实际相符的变形范围;(4)在利用上述(1)~(3)技术和方法完成实验区滑坡和灾害隐患点识别后,结合地理位置信息以及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确定隐患点的真实分布位置。基于Unity 3D,结合VR和AR技术,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三维建模和虚拟仿真环境的搭建,最终研究开发出了灾害区域的用户端实时三维虚拟可视化系统;(5)对茂县及其邻近地区的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滑坡成因的主要因素跟滑坡所处的地层地貌、海拔、坡向、历史地震、以及水量是否丰沛等众多因素有关,降雨量虽与滑坡形变有短暂滞后型,但呈现正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心肌纤维结构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研究心肌结构对解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成因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目前,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d MRI)是唯一可以无损伤无辐射的检测活体心肌纤维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但是该成像技术对运动信息特别敏感。在采集过程中,人体的自由呼吸、心脏的周期跳动和器官的生理运动都会降低扩散加权图像(Diffusion Weight Image,DWI)的信噪比以及引起DWI
稀土元素(REE)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铝土矿中常常伴生REE。我国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河南、山西等地,其中务-正-道地区铝土矿作为渝南-黔中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关注。前人在其矿床地质特征、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及成矿过程等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而REE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取黔北务-正-道地区新民大型铝土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ICP-
氢是宇宙中存在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大部分以中性氢原子的形式存在。中性氢的研究对了解星系的结构及演化很有帮助。中性氢的研究需要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进行观测。该技术凭借其高分辨率,可以用于探究星系介质的空间分布及其运动学。在本文中为了探究近邻星系(z<0.06)中性氢吸收线及射电结构,我们利用美国Arecibo射电望远镜40
冷水机组作为中央空调系统最主要的能耗设备,其控制策略将直接影响到空调系统乃至建筑物的整体能耗。因此,如何在满足舒适性的要求下使中央空调系统节能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精准的冷水机组能耗建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运行优化对于中央空调节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南京某酒店磁悬浮式冷水机组设计采集方案,设置传感器采集了16种运行特征参数以及冷水机组能耗的实测数据,并将其用于基于自动机器学习能耗预测模型性能
由于抗生素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及促发抗性细菌造成对人类巨大的潜在威胁,有必要对抗生素的降解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理想的降解效果。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抗生素的降解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甲硝唑、氯霉素和磺胺嘧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抗生素在高级氧化法下的降解机理并比较了不同降解方式的差异。在甲硝唑的降解过程中,硝基消除反应和羟基氧化为羧酸的可能性要比其他自由基消除的可能性更高。研究采用密度泛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基础建设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道路交通网络的更新也愈发的频繁与快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服务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生产的一种重要科技手段,如何利用该项技术实现实时化、自动化的交通道路网提取成为了遥感应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自动更新、城市道路规划、车辆卫星导航等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深远的研究意义。近年来,作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
文章通过对现有船舶冷却系统的现状分析,着重介绍了船舶冷却水泵变频节能原理及系统控制方案。对现有船舶海、淡水冷却水泵分别进行变频节能改造,实现降低使用功率的目的。与改造前的航行、停泊工况比较,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冷却水泵节能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在桥梁结构中,桥墩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构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通过基础将此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地震发生时,如果桥墩结构的横向位移过大将会导致桥梁结构的整体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作者基于结构振动控制的原理提出了摇摆柱耗能装置来改善桥墩结构的横向移动刚度和耗能能力,从而有效的保护桥梁结构在外部激励荷载作用下免遭破坏。土木工程振动控制理论是继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之后而发展起来的,它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生态环境监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境因子和中间参量。但热红外数据由于其波长长、能量低等因素,LST的空间分辨率往往不能满足地表温度的应用需求。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山区城市,由于地形起伏大且景观破碎度高,迫切需要高空间分辨率LST来探测出破碎下垫面间地表温度的差异。本文以典型喀斯特山区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以自然地表为主和以
不对称拱桥能够适应桥位纵断面一侧较低,另一侧较高的地形特点,充分利用岩石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墩台的开挖量,节约工程造价,同时也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在山区桥梁建设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轻巧,造型美观,跨越能力大,施工方便,在大跨径拱桥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对大跨径上承式不对称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轴线的选择及成桥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简要回顾钢管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