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头磁盘的接触碰撞及窝点与挠臂的微动磨损数值模拟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存储容量及存储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超高密度存储硬盘的出现,使得磁头越来越贴近磁盘盘面,目前使用的硬盘中磁头与磁盘之间的飞行高度仅为几个纳米左右。硬盘正常工作时磁头的加载、卸载、动态飞行及寻址等动作会引起窝点与挠臂发生微小相对位移,导致窝点与挠臂的微动磨损,破坏窝点与挠臂间的接触面,影响磁头浮块的动态飞行能力。窝点与挠臂之间的微动磨损还会产生磨削颗粒,这些颗粒散落在硬盘里,容易卷入磁头与磁盘之间的微小间隙引起接触碰撞,损坏磁头组件与盘面,造成永久的数据丢失。硬盘在受到外界激振力作用时,更容易引起磁头磁盘的剧烈碰撞,从而加剧窝点与挠臂之间的微动磨损。特别是当硬盘处于充氦环境中时,稀薄的氦气在磁头受到挠动时能提供的阻尼作用有限,相同的激振力作用下,磁头磁盘的接触碰撞力远远大于处于空气环境中的硬盘。目前针对磁头磁盘接触碰撞过程中引起的窝点与挠臂之间的微动磨损研究很少。结合悬架有限元模型、浮块与盘面间的动态气浮轴承模型以及磁头磁盘接触碰撞模型,研究了当磁头与磁盘发生接触碰撞时引起的窝点与挠臂之间的动态接触力变化,研究了材料属性对窝点与挠臂动态接触力的影响,模拟了硬盘工作状态下受外界干扰时磁头的动态响应,模拟了较为真实工作状态下窝点与挠臂的动态接触力,为窝点与挠臂间微动磨损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在目前较为新兴的充氦硬盘技术中,提出了使用氦-空混合气体来代替纯氦的方法。研究了氦-空混合气体的物理性质,结合动态气浮轴承模型以及粗糙磁头磁盘接触碰撞模型研究了在不同氦气比例下,磁头的动态飞行性能和磁头与磁盘接触碰撞性能。该模拟计算中使用了较新的气浮面设计,通过有限单元法求解了复杂气浮面上各节点的飞行高度和气浮压强。研究了磁盘速度对50%充氦环境中磁头与磁盘接触碰撞的影响。研究发现,氦-空混合气体代替纯氦在冲击载荷下能提供较好的阻尼作用,减少磁头与磁盘间剧烈的接触碰撞。建立了适用于微纳米量级幅值运动的微动磨损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窝点与挠臂在不同载荷下的微动磨损行为,比较了激光抛光工艺对窝点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力传感器和激光测振仪采集数据与处理,获得了摩擦力-位移微动图和摩擦系数随着微动循环次数增加而演变的结果;通过扫描电镜的测量,计算并比较了抛光与非抛光窝点磨损体积。研究表明,载荷会引起微动磨损区域转变而导致不同的表面损伤机理;表面粗糙度在较小载荷时对磨损体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在较大载荷和较长时间的微动磨损中,激光抛光窝点可以显著减小磨损体积;计算了窝点动态微动磨损系数,为后续的微动磨损模拟奠定了研究基础。建立了窝点与挠臂的二维微动磨损模型,应用了实验中获得的摩擦系数及动态磨损系数。采用了改进的Archard磨损方程递进地计算了窝点与挠臂的局部磨损深度,研究并确定了最优的微动循环增量步,极大的减少了模型计算时间。运用该模型预测了不同载荷和微动循环次数下窝点与挠臂的磨痕形貌、接触压强及应力分布等。通过跟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二维模型预测趋势跟实验结果一致但是误差较大,因模型计算较快可以用来定性研究几何尺寸和材料属性对窝点与挠臂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在二维微动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窝点与挠臂的三维微动磨损模型。推导了适应于不同微动位移的局部磨损公式,提出了自适应动态微动循环增量步方法,使以往耗时较长的三维微动磨损模拟在普通计算机上得以实现。通过跟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三维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窝点与挠臂的微动磨损表面形貌,误差为8.5%。因此,窝点与挠臂的三维微动磨损模型可为悬架窝点与挠臂的研究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益激烈,广播电台这一传统媒体受到许多新兴自媒体的冲击,逐年呈现下降的趋势,广播电台收听率的下降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广告投放减少导致电台效益降低
目的:探讨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脑出血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平分两组。试验组术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叉头框蛋白M1(forkhead box protein M1,FOXM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FOXM1在96例骨肉瘤组织和3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
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的关键环节。档案编研工作重心是在于编和研两个方面,编的内容指的是编纂在尊重历史原件基础上的各类档案;研的内容指的是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深度的调查研
以山东郓城煤矿深井破坏巷道为工程背景,在大尺度(1.0 m×1.0 m×1.0 m)真三轴模拟试验系统上再现其开挖卸荷效应的全过程,通过模型内部切片法获得深井巷道围岩无支护
现阶段煤矿的采矿技术以及安全管理阻碍了煤矿行业的长远发展,为了推动煤矿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煤矿采矿技术的进步,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本篇文章分析了顶板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机械结构中,针对不同需求实现增摩、减磨和摩擦主动控制是机械设计重要的目标之一。基于外场控制摩擦是实现摩擦主动控制的重要途径。电/磁流变智能材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