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和方法:利用搭载了干扰PLCε的慢病毒及空白对照组转染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和PC3,经过严格筛选后获得稳定低表达PLCε的前列腺癌细胞株LV-shPLCε及其阴性对照组LV-HK,利用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其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利用MTT法及集落形成实验对其增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搭载了干扰PLCε的慢病毒及空白对照组转染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和PC3后,通过病毒自带荧光标签检测后可以看到,病毒成功转入细胞中,后经过多次细胞传代及筛选后,得到稳定转染PLCε敲减的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LV-shPLCε组)和PC3(LV-shPLCε组),并且,同时得到DU145及PC3的阴性空载对照组(LV-HK组)。后经过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观察到PLCε在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上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同时,采用MTT法及集落形成实验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测定,发现在敲减了 PLCε的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出现了降低。结论:搭载了 PLCε干扰的慢病毒很好的敲减了 PLCε在前列腺癌DU145及PC3细胞株中的表达,我们成功的获得了需要的敲减了 PLCε的前列腺癌细胞株以及与其配套的空载对照细胞,并且通过对增殖能力的测定,发现了在敲低PLCε的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第二部分目的和方法:研究PLCε与PTEN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相关性。收集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以及4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LCε与PTEN的表达情况,并分别以年龄,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对其进行列表整理,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最后,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探究PLCε与PTEN的相关性。结果:在15粒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标本中,PLCε均呈现出低表达或表达缺失(P<0.05),而在13粒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PTEN表达阳性(P<0.05);在 40粒前列腺癌组织中,36粒组织PLCε表达阳性,PTEN却只有4粒表达阳性。并且通过T检验发现,只有在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病理分期上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PLCε与PTEN的相关性运用KAPPA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PLCε与PTEN呈现出一个负相关性(P<0.05)。结论:PLCε在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呈现出低表达而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现出高表达,而PTEN在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呈现出高表达而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现出低表达,它们的表达呈现出一种负相关,说明两者可能在前列腺癌中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为进一步探讨PLCε影响前列腺癌的增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部分目的和方法:探究PLCε影响前列腺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在DU145(空白组,空载组,PLCε敲低组);PC3(空白组,空载组,PLCε敲低组)中,通过q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PLCε,PTEN,AKT,P-AKT在基因以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DU145(空白组,空载组,PLCε敲低组)三株前列腺癌细胞进行PTEN的检测,并分离提取细胞浆蛋白及细胞核蛋白,运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TEN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在DU145(空白组,空载组,PLCε敲低组)中,PTEN的表达在基因以及蛋白水平上,PLCε敲低组中呈现出了高表达,同时,P-AKT在敲低PLCε的情况下,蛋白水平上表达降低,AKT并没有明显差异。在PC3(空白组,空载组,PLCε敲低组)中,PTEN表达并没有明显变化,相应的AKT,P-AKT的表达也没有明显差异。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敲低了 PLCε表达后,PTEN表达在细胞浆与细胞核中均出现了表达上调,Western blotting结果与免疫荧光结果存在着一致性。结论:PLCε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是通过介导PTEN/AK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这为今后在前列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