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东是中国著名的“柞蚕丝绸之乡”,在全国柞蚕丝绸生产中占据了长期的统治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丹东的柞蚕丝绸业开始衰落,逐步由丹东的骄傲变成了“包袱”。本文首先对丹东柞蚕业现状进行分析。养蚕业方面:蚕场放养面积大幅度减少,蚕种基地萎缩,蚕业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柞蚕加工业方面:总体水平下降,国有大中型柞蚕丝绸企业全面瘫痪,乡镇加工企业缺乏竞争力,行业管理无序;然后分析了振兴丹东柞蚕丝绸业的有利条件。外部环境方面: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国际柞蚕丝绸需求稳定,其他省市丝绸产业的发展经验;内部条件方面: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生态的合理性,经济的合理性,经济技术潜力;最后提出了丹东柞蚕丝绸业的对策建议,政府宏观对策方面:领导重视,提高认识;盘活优质资产,试行全员股份;加强蚕业管理,提升技术水平,建立合作意识;科学地解决山区经济的发展与生态建设问题;扶持民营企业;赋予柞蚕丝绸文化特色;推动终端产品企业建立,建立完整柞蚕丝绸生产链条。企业的微观对策方面:建立农工合作体系;调整产品结构,突出柞蚕特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以群体品牌带动个体品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开辟丝绸产品出口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