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草胺(Butachlor)是一种高效内吸传导型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由于其具有高效、选择性强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我国使用量最大的三种除草剂之一。随着丁草胺的大量使用,其土壤残留期长,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以微生物降解为基础的生物修复在消除农药残留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富集培养方法,从生产丁草胺的农药厂污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丁草胺降解菌hg。该菌能以丁草胺作为碳源生长,在3d内对100mg.L-1的丁草胺降解率达80%。菌株hg降解丁草胺的最适条件为:温度为30℃;pH为7.0。降解速率与接种量成正相关,但过高的起始浓度会抑制丁草胺的降解。而添加外源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菌株hg对丁草胺的降解。通过GC-MS技术检测到菌株hg降解丁草胺过程的一个中间代谢产物为2-氯-N-(2,6-二乙基苯基)-乙酰胺,推测其可能由丁草胺脱去丁氧甲基形成。对菌株hg的16Sr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相似性比较结果显示,与其相似性最高的菌株是Flavobacterium terrae R2A-13T (94.7%),鉴于相似性数值低于97%,表明该菌株可能为Flavobacterium属的一个新种。因此,我们运用多相分类法对菌株hg的分类地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菌株hg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杆状菌,不产芽孢、不运动、好氧型。在TSA平板上菌落显黄色,圆形、光滑、凸起,边缘整齐,不透明。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0,最适盐浓度(NaCl)为1.0%。氧化酶和还原酶阳性,硝酸盐还原、吲哚、脲酶等反应显阴性。主要细胞脂肪酸为iSo-Ci5:0和iso-C17:03-OH,主要呼吸醌为MK-6,主要极性脂为磷脂酰乙醇胺、未知的极性脂、未知的磷脂、未知的氨基脂、未知的糖脂和未知的氨基磷脂。总DNA的G+C含量为34mo1%。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将菌株hg鉴定为Flavobacterium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Flavobacterium yanchengense sp. nov.(=CCTCC AB2012099T=KACC1685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