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改革与发展可以说主要是靠政府来推动的,同时,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也是与政府间的互动交织在一起的。在任命制条件下,上下级政府间存在相机续约的特征。在相机续约的约束机制下,地方政府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前提是首先满足上级的要求。于是上级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下级一个最优报价来最大化剩余。隶属于同一上级的下级政府间相互博弈。博弈的胜负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前途息息相关。博弈的结果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关注以下问题:(1)中国的政府结构是什么样的?(2)中国的政府间关系是怎么形成的?(3)上下级政府间和同级政府问的博弈机理是什么?(4)博弈中各级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表现出了什么样的行为?(5)政府问博弈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什么后果?这些后果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这些问题的方向在哪里?本文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建立了政府间博弈的数学模型,在实证分析方面采用的是案例分析的方法,期望用中国经济的事实来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计划经济的产生。(2)计划经济的根本弊端是信息成本高昂。(3)中国通过承包制重新界定了产权,从而搭建了从计划走向市场的桥梁。承包不仅促进了企业的竞争而且促成了政府间的竞争。(4)建立了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模型,首次提出并证明了中共选拔和任用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的经济学基础。(5)政府间博弈引发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主要原因是政府行政成本高昂、国富民穷和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6)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第一,打造有限政府。具体可以从税收法定、预算民主、优化人大常委会人员结构、完善人民监督机制着手。第二,建立法治。从传统的“人格化交易”转变为现代的“非人格化交易”。第三,国资藏富于民。通过股票市场把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股份转让给社会大众,把获得的转让资金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帮助地方政府偿还短期贷款利息,一部分充实社保基金,余下的平均划拨到全体公民的银行账户上,分给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