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长是大学组织变革发展的重要领导者,在当前瞬息万变,互联网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对大学校长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未来高校的竞争中,大学校长的办学思想、管理方式将占据重要地位。因而,大学校长职业化是整个高等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话题。由于我国大学校长长期受教育行政体制的束缚,官本位思想浓厚,导致大学发展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因此,社会各界迫切需要新时期的大学校长走职业化发展道路,并引发了整个学术界关于大学校长职业发展路径的相关性研究。本文主要选取我国公办高职院校校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整理法、数据统计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围绕校长的职业发展路径展开论述。研究发现高职校长的职业流动以外部为主;职业运动形式以垂直运动为主,辅以水平运动;职业发展阶梯以学术型阶梯和行政型阶梯为主,职业发展层次性特征明显。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障碍、高职校长职业发展路径的环境制约及职业素质整体发展失衡等因素,导致高职校长学术化、行政化倾向严重、校长的职业发展通道狭窄、校长的职业运动形式单一、校长的岗位流动相对封闭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与对策,即国家要加快转变高职校长职务观念,构建相关职业发展路径制度,加强校长职业生涯动态发展的周期管理;学界不断深化高职校长职业发展路径的理论研究,市场主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高职校长职业市场的初步形成,大学治理组织创建校长职业发展平台;校长自身要树立职业理念,明确角色定位、强化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