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震后桥梁墩柱的快速维修加固,抗剪承载力的紧急恢复,尽快恢复交通是抗震加固的必要研究内容。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方法以其施工快捷,经济适用等特点应用于桥墩维修加固中。现阶段,国内外对预应力钢绞线抗震加固效果的研究大都是在完好墩柱上进行的,而在实际工程中被加固的墩柱会带有一定量的损伤。因此,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加固受损混凝土墩柱的抗震性能及抗剪设计理论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相应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对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定量预损与加固:根据已有的Park-Ang经典损伤模型理论,对部分试件进行不同程度的预损伤。利用同课题组人员设计研发的一套新的预应力钢绞线加固装置对各混凝土柱试件进行加固。(2)对不同损伤程度加固后的混凝土圆柱抗震性能的对比研究:对不同方法加固的混凝土损伤柱在拟静力试验中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承载力、变形、刚度等方面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损伤度的影响:与普通未加固柱相比,加固柱的破坏模式由剪切破坏向弯剪型破坏转变;损伤柱经加固后的承载力可以恢复到未受损之前,抗剪承载力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按照试验所定义的损伤度,对于D≤6.0的中等损伤试件采用(S=100,a=0.1)的加固方式完全可以克服损伤对试件抗震性能衰减的影响,而对于损伤度更高的试件,可以增加预应力度来提升加固效果。钢绞线间距的影响:由于塑性铰区高度的影响,改变钢绞线间距对于承载力的影响不大。预应力度的影响:预应力度是抗震加固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试件的延性,承载能力,耗能能力随着预应力度的增加而增加。(3)对预应力钢绞线加固受损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的理论性研究:整理目前已有的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无损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与公式,结合试验数据,对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优化,提出损伤影响系数?与钢绞线工作系数β。最终得到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损伤混凝土圆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