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弓长岭区位于辽阳市东南远郊,地处辽阳和本溪两市中间,低山丘陵区加山间河谷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六月到九月,平均降水750.7mm,占全年降水量的73.8%,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为100mm,最大三日暴雨均值为120mm,年内最大降水量为1038.9mn。属山洪灾害易发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山洪灾害易发区地理位置、降雨量以及灾害发生的临界值的研究,提出山洪灾害防治系统的建设以及预案的编制,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增强山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从而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以及山洪灾害发生频率或减轻其危害。应对不同类型的山洪灾害应采取不同的、相应的防治对策,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收集和调查弓长岭地区地理、地质、气象、水文等资料,进行山洪灾害爆发临界值分析,通过汇流历时计算、洪水参数分析、洪量径流系数等参数的分析计算,确定溪河洪水灾害、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暴雨洪涝灾易发区,利用Arc/Info系统的地图代数功能,将各因子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综合区划图。通过建立预警预报系统,及时收集降雨量、河流水情等基本情况,经过数据分析计算将分析结果及时传至市级、县级、乡级防汛部门,及时采取相应防御机制,使损失降到最低。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获得结论如下:(1)确定了弓长岭区告知性预警雨、水情临界值,即1小时降雨量34.2毫米,3小时降雨量59.2毫米,6小时降雨量71毫米,24小时降雨量106.6毫米。(2)确定了弓长岭区警戒性预警雨、水情临界值,即1小时降雨量43.9毫米,3小时降雨量75.8毫米,6小时降雨量91.0毫米,24小时降雨量138.5毫米。(3)确定了弓长岭区紧急性预警雨、水情临界值,即1小时降雨量53.5毫米,3小时降雨量92.1毫米,6小时降雨量110.8毫米,24小时降雨量170.6毫米。(4)通过合理布置水雨情检测站点,制定了预警预报系统,及时汇总分析水雨情数据,做出相应预警机制。本次研究首次通过临界值方法确定弓长岭地区山洪灾害预警机制,通过预警预报系统,及时分析发布水雨情情况,相应启动预案,使易受灾去区群众及时转移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