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随着政府对高等院校财政投入的减少以及高校银行贷款难度的加大,如何筹集资金成为各大高校研究的重大课题。B T模式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为解决高等院校的建设资金问题,一些研究学者开始将BT模式引入到高校建设融资的研究中,但此项研究没有实际的应用案例以供参考,天津理工大学在新校区建设项目中率先采用了BT模式,用于解决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本文通过对天津理工大学新校区BT项目的实践调研,针对BT模式的运作原理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对BT模式是否可以有效解决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资金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实践中发现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影响到项目的运行效果,对此进行研究并给出应对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从BT模式的基本理论概述入手,首先系统的阐述了BT模式的产生背景、概念、特点,并与其他融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BT模式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然后论述了BT模式的主要参与方及参与方式,讲解了BT模式的运行方式、运行结构和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对BT项目的管理风险提出建议措施;最后结合天津理工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当前BT模式在高校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高等院校在实施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重点对主要问题中的过程监管环节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与建议,探索进一步深化BT模式的理论。本文对基于BT模式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研究,分析了BT模式的融资原理及管理方式,通过加强管理方式中的监管细节,进一步完善BT模式过程监管,降低BT模式运行风险,解决高校发展中面临的资金问题。此项研究为社会和民间投融资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对缓解高校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高校新校区建设资金压力,改善新校区基础设施条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对进一步发挥BT模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