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空间立法剖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俄罗斯作为第一个崛起的空间力量足以傲视世界上其它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的空间科学家们-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Konstantin Tsiolkovsky),弗拉基米尔·切洛梅(Vladimir Chelomei)和谢尔盖·克罗廖夫(Sergei Korolev)等为构建宇航学的基本规则作出了重要贡献。进行空间活动初期,俄罗斯取得了两项重大成就:1957年发射了第一枚人造卫星;1961年将第一位宇航员送入外层空间。  近30年来,只有苏联和美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有能力在外层空间进行活动。他们之间一个主要的区别是国内空间活动的组织方式。美国发展了一整套专门的国家空间法律,而苏联就太空活动从未建立过具体完整的规章制度。相反,当现存的不同法律应用到空间领域,这些活动反而受到限制。  当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主权国家承担起它的职能时,急需重新考虑并构建在俄罗斯进行的空间活动的计划和实施。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在1993年第一次正式通过了关于空间活动的法律。这项法律使俄罗斯可以履行国际空间法律义务,利用前苏联各共和国(如乌克兰)境内的空间设备,并对俄罗斯空间活动的私营操作者的加入进行规范。  当前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现存的俄罗斯空间立法,强调其积极方面及缺点,并提出合理建议。应特别注意一些具体问题,如外层空间武器化的风险,在作者看来,这个问题应在俄罗斯空间法案中具体提出并规范。  作为空间强国之一,中国还不具备、但正在建立具体的国家空间法。事实上,俄罗斯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几点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其他文献
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社会结构逐渐松动,社会日趋分化、多元,社会矛盾复杂程度日益加深。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后,中国越来越重视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人民调解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尤为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胡锦涛同志在汲取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近代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专制制度和传统伦理道德,受到西方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民主制度和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的猛烈冲击,从而出现了社会的大动荡和大变革。知识分子的
本文引用红星公司破产案的案例,在此案例中涉及到了破产法中程序方面和实体方面的相关问题。并对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做详细的分析:对案例中破产程序中的破产管理人、债权人和
人格权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权利,人格权客体即“人格权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作为人格权之构成部分,其确定性和精准性是人格权的类型化以及客体立法的先决性条
外资并购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经济现象。过剩资本跨越国境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并购有价值的目标企业,实现企业本土化,资源配置全球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