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废水的处理是我国工业废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印染废水具有排放量大、有机物浓度高、色度高、成分复杂和脱色困难等特点,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的难点。废水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还会严重破坏水体、土壤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生态及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治理印染废水是势在必行。传统的处理方法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水质,迫切需要新工艺和新方法来改善处理效果。本论文主要研究用于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将其用于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首先,论文以活性橙L-3R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催化氧化处理工艺中的载过渡金属活性炭催化剂进行了研究。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浸渍液种类、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用SEM、XRD、BET比表面积、N2吸附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载铜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为8%,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4h。载铁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为8%,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2h。载锌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为8%,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4h。在这三种催化剂中,载锌活性炭的活性最高。   其次,研究了载锌活性炭催化剂对活性橙L-3R的去除效果,系统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阳极电流、pH值和催化剂使用次数对去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了催化氧化活性橙L-3R溶液的机理,确定了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为110g/L,反应时间为13min,阳极电流为260mA,pH值控制在6~9,活性橙L-3R去除率达到83.7%。催化剂的活性随着使用次数降低,催化剂连续使用4次后,活性橙L-3R的去除率保持在50%以上。催化氧化处理活性橙L-3R溶液,去除过程近似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方程为:ln(C0/C)=0.082t-0.2256(r2=0.994),反应速率常数为k=0.0820min-1。此一级反应的半衰期:t1/2=8.45min。   最后,研究了载锌活性炭催化剂对实际印染废水处理效果。印染废水原水COD为796.7mg/L,当催化剂投加量为110g/L,阳极电流260mA,反应26分钟后COD降为45.6mg/L,COD去除率为94.3%,色度为40倍,COD和色度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的一级排放标准。催化剂的活性随着使用次数降低,催化剂连续使用6次后,反应后COD浓度超过了100mg/L,超过《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的一级排放标准,此时必须按照催化剂的加载和制备工艺进行再生。
其他文献
在紧急疏散场景中,个人具有的典型社会属性会对其疏散行为产生影响。将个体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和个体所属团队这2种社会因素引入并应用到人群疏散仿真中,提出一种疏散仿真方法。利用RVO库的实时避碰技术模拟人群的动态运动过程,通过添加局部目标点以及对局部目标点的选择机制来动态模拟人群不同的社会行为。通过对不同熟悉度的人群以及不同团队数量的人群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环境熟悉程度和团队因素对疏散时间存在一定影
将不锈钢与钛合金连接起来所获得的构件既具有两者优异的力学性能,又节约了稀有资源,能充分发挥两者性能和经济上的优势互补,并在石油化工,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等领域有广泛的
砷(As)是一种对人体及其它生物体有毒害作用的致癌物质。水体中的砷,通常以无机态存在,有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Ⅴ)两种化学价态。As(Ⅲ)的毒性是As(Ⅴ)的六十多倍,因此,将As(
高熵合金作为有前景的新型合金,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高熵合金块体的性能研究比较多,同时它的优异性能为高熵合金作为涂层或薄膜材料奠定了基础,但有关高熵合金薄膜
惯性摩擦焊接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环保、节能、省材、高效的的新型焊接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在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程机械业、石油天然气、化工业、核电设备和输变电业等
目前,水体硝酸盐污染正变得日益严重。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体中硝酸盐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已应用于工程实际中。但离子交换吸附剂使用失效后未妥当处置,易造成资源浪费及二次污染。因
各位编委、各位审稿专家,亲爱的作者和读者朋友们: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取得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形势的严峻考验,《系统仿真学报》咬定目标、迎难而上,较好完成了全年出版任务,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并成功入选2020年度航空航天领域
期刊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真实的沉水植物在室内水槽中进行模拟试验,并利用先进的三维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对河道瞬时流场的不同工况不同位置进行了测量,分析了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