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磷酸铁锂正极粉磷酸法制备磷酸铁工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铁锂电池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的主流动力电池,具有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等突出优点,一直是电动商用车、专用车和储能领域的首选电源,目前面临退役量爆发式增长、亟待回收处理的迫切需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电池价值最高的部件,仅含少量的锂及廉价的铁/磷,总体价值较低,目前尚无经济、有效的回收利用技术。本论文以废磷酸铁锂正极粉铁磷组分高值回收为目标,提出废磷酸铁锂正极粉磷酸法制备磷酸铁技术路线,重点开展了废正极粉磷酸浸出、浸出液络合除铝、磷酸铁沉淀等过程的应用基础和工艺优化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含铝的废磷酸铁锂正极粉为原料,系统研究了酸料比、浸出温度等主要参数对废磷酸铁锂正极粉浸出过程的影响规律,考察了浸出过程宏观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酸料比、液固比对磷酸铁锂和铝的浸出率影响最为显著,采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可有效解决废正极粉浸出过程亲水性差的难题。在酸料比1.1:1、温度20℃、液固比5:1、搅拌速度400rpm、浸出时间120min的优化条件下,磷酸铁锂浸出率大于93%,铝浸出率小于20%。废磷酸铁锂正极粉磷酸浸出过程符合无固态产物层的收缩核模型,表观活化能为24.62 kJ/mol,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浸出过程动力学方程为:(?)(2)提出了废磷酸铁锂正极粉磷酸浸出液中氟化物络合除铝新方法,重点研究了以氟化钠和氢氟酸为除铝剂时,各主要工艺参数对浸出液中铝脱除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以氟化钠为除铝剂时溶液氢离子浓度和总氟浓度对除铝效果的关系式,其中总氟浓度影响更为显著,正交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以氟化钠为除铝剂时,在反应温度50℃,溶液初始pH为1.8、氟化钠加入量为铝的6倍(物质的量之比)、反应30 min的优化条件下,除铝率可达97%以上,浸出液中铝浓度可降低到48 ppm,除铝产物为六氟铝酸钠;以氢氟酸为除铝剂时,在反应温度30℃、溶液初始pH为2,氢氟酸加入量为铝的6倍(物质的量之比)、反应20 min的优化条件下,除铝效率可达95%以上,除铝产物为六氟铝酸锂。(3)提出并建立了铁磷溶液在弱酸(pH<2)下磷酸铁直接沉淀新方法,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磷酸铁沉淀过程的影响规律,并考察了铝、铜、钠三种阳离子杂质对磷酸铁产品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液酸度、沉淀温度对磷酸铁沉淀率影响显著,溶液初始铁浓度和晶种对沉淀率影响不大,在溶液pH>0.7,沉淀温度95℃,初始铁浓度<35 g/L的优化条件下,磷酸铁沉淀率大于88%;磷酸铁中铝、铜含量与沉淀前液中的铝、铜含量呈直接关系,而磷酸铁中钠含量需使用大量水洗涤脱除。(4)提出废磷酸铁锂正极粉磷酸法制备二水磷酸铁原则流程,包括废正极粉磷酸浸出、除铝、氧化、沉淀等多个步骤,并用实际含铝的废磷酸铁锂正极粉进行了全流程验证实验,可获得铝、铁、磷三元素成分合格的二水磷酸铁产品。
其他文献
1猪的适应性不是一个伪命题有人说:“猪的适应性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从国外引进的猪今年不适应,明年就适应了”。事实果真如此吗?众所周知,饲养任何动物品种,它对环境的适应性都是一
目的:研制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提供测评依据;调查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
学校体育作为中学生在踏进高中前的重要体育学习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来是传授相关的运动技能,二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适应能力,更是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重要课程.
戏台作为古代承载戏曲演出的重要声学建筑,其营造既要适应戏曲表演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神灵和民众的视听需求,其蕴含有丰厚而独特的声学技术,民间也盛传部分戏台有“山西唱戏
【设计思想】地理课程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十几年来一直受到重视。新一轮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三位目标的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随着浙江“三位一体
近年来,能量获取通信系统的部署越来越广泛。能量获取通信系统通过从外界环境中收集能量,从而进行系统的正常工作。将能量获取技术应用于通信系统是解决通信系统能源问题的一
自从超导现象被发现后,超导技术一直在迅速发展,随着高温超导的研究与发展,超导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其中在电工领域的应用对电力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引起了极大
消防隐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的安全问题,具有着很强的隐秘性、危险性和突发性,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高楼林立,消防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为了更好的保障建筑物的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