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漱石在明治的作家中,是最彻底地追求个人主义的作家。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是漱石文学的思想核心,它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充满了明治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气息,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同时,对明治社会在吸收西方文化时出现的两种错误倾向——全盘欧化倾向和狭隘的国粹主义、国家主义倾向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对日本近代文学以及日本思想文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漱石个人主义的形成及发展漱石在文明开化的社会大气候中,最终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汉学而去学了西学。1888年,他考入第一高中学习英文,1890年他考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从一高到大学毕业期间,对西方哲学著作的攻读,丰富了他的思想,锻炼了他的思考力,使他能够用西方先进的思想,思考明治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漱石对西方的哲学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他后来建立个人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夏目漱石在大学时代写的一篇教育论文《中学改良策》,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夏目漱石注重西洋思想的效用,同时也注重和、汉文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从他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个人主义的雏形。1900年,夏目漱石赴英国留学。在二年的留学中,漱石对日本近代化道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十几年以后,漱石在《我的个人主义》的讲演中,回忆了在伦敦留学期间“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形成过程。据漱石说,直到留学英国他才弄明白,除了靠自己的力量从根本上弄清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以外,没有其他拯救自己的道路。从前自己是以他人为中心,就如同无根的浮萍一样漂来漂去,那是不行的。有了上述认识的漱石决定放弃以<WP=30>往的“以他人为中心”的原则,转而运用“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则,去研究文学,去对待西方文化。这种个人主义思想后来贯穿于漱石作品的始终,成为漱石的人生观、文学观。二、漱石个人主义的特质如上所述,漱石的个人主义是在西方文明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接受西方个人主义的基础上,他又给这种价值观赋予了新内涵,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漱石的个人主义虽然是在西方的个人主义影响下形成的,但是,并不是西方的个人主义的翻版。西方的个人主义偏重于人的个性的要求,而忽视了人的义务和责任。漱石的个人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它体现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漱石在《我的个人主义》的讲演中,把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概括为以下三点: (1)欲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同时尊重他人的个性。(2)欲行使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就必须要知道有与此相伴随的义务。(3)欲炫耀自己的金钱,就必须遵守与之相伴的责任。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漱石的个人主义不是无条件的,是道义上的个人主义。它要求一个人在发展自我的同时,必须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必须公正地处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必须用人格、义务和责任等社会观念来约束自己。漱石的个人主义不仅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而且还充满了时代的特点,对明治社会资本主义的确立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漱石的个人主义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日语中用“自我本位”四个字来表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以自己为主,以他人为辅的人生态度,它与以纯客观模仿为中心内容的“他人本位”是完全对立的。漱石认为,明治初期日本学习西方文化与科学技术时采取的全盘西化的态度就是“他人本位”型的,这种方法因为没有牢固的根基,所以没有远大的前途。, 他认为日本要想顺地实现现代化,就应该尊重和正视传统,要在<WP=31>立足于主体性的基础上向西方学习。夏目漱石的理想是把个人看得最宝贵的一种尊重道义的个人主义。因此对于没有理想,一味追求金钱和名誉地位,日趋堕落的日本资产阶级社会和生活在其中软弱无力的人,他暴发出道德的愤怒。“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贯穿于漱石作品的始终。三、漱石个人主义的时代意义夏目漱石的这种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个人主义,在明治时代更具有现实意义。它具体体现在日本接受西方文化时如何处理好本国文化的主体性的问题上。漱石认为,日本要富强就必须向西方学习,走西方的发展道路。但是,这不是一味地模仿西方,完全照搬西方的东西。因此,日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己的个性,始终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这样才能够触及学习内容的核心,才能在精神上融会贯通。明治中期开始,日本站在排外的立场上,盲目推崇传统,宣扬国粹主义,最后走向了封建的军国主义。漱石看清了日本社会的黑暗现实,他主张要在立足主体性的基础上向西洋学习,和一切的国粹主义、国家主义彻底决裂。夏目漱石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贯穿于他的思想始终。漱石的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文明开化观,为日本的近代化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研究漱石的个人主义,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的近代文学和近代化,而且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对于我们探讨如何接受外来文化,也具有不同寻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