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冥游小说历来都是宗教学界和文学界持续关注的一个有趣且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唐代是冥游小说发展史上最为关键的一个时代。本文即以唐代冥游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唐代冥游小说的发展演变、社会文化内涵、叙事艺术的分析探讨,力图挖掘从信仰教化到审美娱乐不断演化的深层原因。 本文包括引言、正文三章、结论、附录四个部分。 引言阐述冥游小说的界定、研究现状、本文的立足点。 第一章在分析和比较唐初至唐末冥游小说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描述了唐代冥游小说的演进过程,揭示出不同时期的演变特征。冥界真实性随时代发展而逐步增强,入冥主人公也不仅是单一的小老百姓群体,而逐渐扩展、上升到了社会上层。生人入冥的历程也逐渐褪去了宗教教化的外衣,在奇异的游历中显示了唐人丰富的想象力。 第二章探讨了唐代冥游小说的社会文化内涵。通过分析冥游小说的情节模式,以及极力追求“真实”的原因,挖掘出隐藏其中的唐人的思想观念,并进一步探究了其中潜藏的社会文化内涵。唐代冥游小说反映的是通过游历幽冥境地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威胁,从而使世人对这一不可知的世界产生一定的敬畏之心,也对世俗民众日常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因而成为安定社会秩序的必要补充。冥游小说的这一作用等同于中国古代传统的鬼神观念对民众心理中的影响,在当时社会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第三章从全知的叙事视角、真实又扭曲的叙事时间、阳-冥-阳相互衔接、转换的叙事空间、先介绍身份背景再叙述冥中所历最后讲述还阳之后生活的叙事模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冥游小说的叙事艺术。 结语部分对唐代冥游小说的价值和影响做了总结。冥游小说反映出了唐代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思想意识,叙事已经精密细致,文中也增加了人物对话的篇幅,在此基础上,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一方面,通过枉追和索贿情节反映除了司法的不公正,另一方面,从冥游小说的数量和编录者、幽冥人身份的分析上可以看出时人对此类主题的热捧。 文后另有附录三个:唐代冥游小说叙录,著录者身份分析表,故事主人公身份及情节模式分析表。 本文用比较法对唐代的冥游小说进行分析和综合,通过三个附录来呈现冥游小说的创作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冥游小说研究的学术视野,又在思想观念的深层次上探求此类题材小说产生及流传的原因,揭示唐人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