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脱实向虚”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企业资产金融化比例上升将显著抑制企业实体经济投资,那么企业金融化是否也是企业创新投入减少的原因?学界一直未达成统一意见,部分学者认为企业金融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降低融资约束,增加企业创新投入的资金来源。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投入资金需求量大、产出不确定,企业偏向投资回报率高的金融资产。为了探求企业金融化和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搜集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企业2010-2017年的财务数据,以融资优序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融资约束理论为基础,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解答了这一问题。经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高成本、降低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会增加企业金融资产的占比,企业资源有限,从而对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第二、国内宏观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外部风险增加,融资成本高,企业会因为预防性动机、降低融资约束而投资灵活性强的金融资产,经实证得出经济政策不确定会加剧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第三、本文分行业讨论异质性,认为与高新企业相比,非高新企业对经济政策变动更敏感,会因缓解融资约束减少创新投入,验证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加剧非高新企业金融化的挤出效应。其次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分地区讨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最后,总结本文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增加企业创新投入,提高实业投资回报率;二是完善资本市场监督机制,防范过度金融化。三是所以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要注意政策的灵活性,保证企业的各自的竞争优势。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企业认识资产金融化产生的微观经济后果,完善企业内部投资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为政府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