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整理2009年至2016年涉及网络游戏玩家虚拟财产的所有判例,建立起数据库,借助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总结出当今司法实践中针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不同裁判观点及存在的普遍法律问题,进而通过规范分析、参考学界观点、借鉴国外立法实践后提出完善的路径选择。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网络游戏产业规模和用户规模的数据分析总结了网络游戏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从而论证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研究价值和理论意义。进而,以网络游戏的概念和虚拟财产的学界定义为基础,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是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司法裁判的整体考察。首先介绍了实证分析样本的来源、实证分析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数据处理所使用的统计工具。然后对裁判案例的时间、空间分布进行归纳,发现裁判案例在近三年呈现出激增的特点意味着游戏玩家对虚拟财产的重视程度和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并由裁判案件的地域分布特点总结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案件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接着对裁判案件的涉诉金额进行分析,发现涉诉虚拟财产价值普遍较高,意味着虚拟财产愈发成为玩家不可小觑的个人财产,凸显其研究价值。最后对裁判案件的诉讼事由进行统计,可归纳为五大类。第三部分,主要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保护的问题进行探究。第一,通过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性质认定案件样本的汇总,论述司法实践存在“债权客体”和“物权客体”的分歧。第二,在认定为“物权客体”的裁判文书中对虚拟财产所有权归属认定进行统计,发现一半支持归游戏运营商所有,另一半认为归玩家所有,司法实践对于所有权主体也存在较大争论。第三,司法实践中对游戏运营商是否有权限制玩家自由交易虚拟财产的观点存在较大的差异。第四,在封停用户账号的案件样本统计中,发现游戏运营商封停用户账号时绝大多数没有通知玩家、提供处罚证据以及开设申诉等救济渠道的现象,极不合理。第五,通过样本的分析,阐述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虚拟财产赔付规则不明确和价值评估机制缺失的问题。第六,通过对裁判案件中涉及到的法律依据和法条依据进行分析,发现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保护的专门性法律缺失问题。第四部分,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保护的逻辑分析与路径选择。对司法实践中法官的观点分歧进行阐述,进而使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参考学界观点、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等研究方法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保护进行逻辑分析,提出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游戏玩家的路径选择:明确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物权规则,并且所有权当属游戏玩家;对游戏运营商不合理限制玩家交易虚拟财产的行为予以否定;确定游戏运营商在封停用户账号时的告知义务、提供处罚依据义务以及为玩家开设申诉渠道;采用区分性的虚拟财产赔付规则并建立起合理的虚拟财产价值评估机制;构建专门性法律体系应尽快提上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