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其分布以及活动是森林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上,扮演着“先锋者”的角色,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林木营养有着重要意义。广西作为林业大省,随着发展步伐的迈进也从中带来了许多森林生态问题。研究广西森林区域土壤微生物特征及空间格局,可以为广西的生态环境建设、森林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以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用经典统计学描述了土壤微生物的总体特征,用地统计方法揭示了土壤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用分形维数模型探讨了土壤微生物指标问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位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的桂中石灰岩石山青冈栎仪花青檀林区(ⅠA2b),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类群数量极高。所有森林片区中MBP含量较低,值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很大,在41.31%-116.72%之间,呈强度变异(CV>40%)。随着森林类型发生的变化,各个森林片区间的微生物总数也有所不同,微生物总数的大小排序为:ⅠA2b>ⅡAlb>ⅠA1b>Ⅰ Ala>Ⅰ B2a>Ⅰ A2a>ⅡAla。土壤微生物3大类群中真菌所占比例均较低,除了Ⅰ A2a、Ⅰ B2a外,广西各森林片区的土壤细菌类群数量占优势,表现为: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细菌所占的比例基本达到50%、放线菌比例为40%左右,其中真菌比例仅为6%。(2)通过对不同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得出,广西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较其他方法更能准确的反应出其空间结构性。(3)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土壤微生物随机分布假说不同,广西森林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明显,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不同空间格局。微生物生物量各个指标块金值/基台值除了MBP外均低于15%,表明其空间变异主要由气候、土壤性质、母质、地形等结构性因素引起的,随机因素对其空间分布的贡献值较小。各个微生物指标中除了MBN的变程较小外其余指标变程均较大、且接近,其空间异质性强,所有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均匀性都很好,分维数D均大于1.9。广西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微生物生物量N、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在经纬度、高程上变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与广西气候带和土壤带递变有着相似的结构性。(4)广西森林土壤微生物因子间,除了真菌与其它各个因子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外,其余各个因子相互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海拔与MBC、MBN、真菌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坡度、坡向与真菌数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地形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5)广西森林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除了土壤MBC与土壤真菌,土壤MBP与真菌和放线菌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体现出了良好的分形关系外,其余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均不存在分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