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1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将会发生变化。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于分布式发电的大量应用也导致许多谐波的产生,影响电能质量,这也将影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阻碍利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微电网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微电网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特性,是人们未来利用绿色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关键。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模型,本文将对微网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的构建和结果进行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将会发生变化。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于分布式发电的大量应用也导致许多谐波的产生,影响电能质量,这也将影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阻碍利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微电网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微电网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特性,是人们未来利用绿色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关键。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模型,本文将对微网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的构建和结果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微电源逆变器控制模式出发,分析建立了孤岛和并网模式下传统逆变器控制模型,其中孤岛控制策略基于下垂特性控制,并网控制策略基于P/Q控制。其次,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的原理,建立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逆变器控制方法,并将传统的PI控制器与模型预测控制控制器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器对于微电源输出功率、频率/电压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接着,设计了以优化微电网功率分配为目标的事件触发控制器,所设计的事件触发条件能保证系统稳定性,验证了控制器不会出现Zeno现象,并且分析了该事件触发控制器阈值对功率调控能力和网络通讯量的影响。仿真实验证明,所提出的两层控制策略能够提升微电网系统通讯网络层或物理层遇到突发事件时对功率、电压和频率的控制能力,同时也能减少计算和通信成本。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凸显,对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燃煤电厂往往通过单一技术的升级来满足SO2、NOx、PM的深度脱除要求,缺乏全流程整体考虑,存在很大的节能空间。本文利用喷淋鼓泡实验系统,以氨水为吸收剂,研究了基于臭氧前置氧化的同时脱硫脱硝特性;建立了基于响应曲面法脱除效率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因素交互作用对脱除效率的影响;研究了脱除过程中颗粒物的排放特性。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集成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形式,涉及能量的转换、分配与有机协调,是实现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特性的重要物理载体。用户级IES作为规模较小的一类IES,负荷波动大、预测精度低、能量耦合复杂,要求更加准确可靠的多元负荷预测技术和实时有效的调度策略。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能时空相关的超短期负荷预测法方法和考虑电、气备用与能量特性差异的日前
针对线路巡检一体化程度不足,缺陷修复靠人工,载体不够智能化等问题,可以利用巡检机器人通过机械臂搭载检测设备和检修工具来完成线路金具的缺陷检测和修复工作。由于输电线路上工作场景复杂,检修机械臂运动过程中难免会与线路或机器人自身发生碰撞。因此本文将针对巡检机器人在四分裂导线上巡检时检修机械臂的运动规划问题展开研究。巡检机器人检修机械臂采用UR10机械臂,针对其在四分裂导线上运动规划问题,根据UR10机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加深,化石能源利用强度加大,导致环境恶化。为缓解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化石能源替代,减少污染物排放。然而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其大量接入给传统电网带来挑战,电力系统需要大量灵活性资源以调节电网实时功率平衡。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和可控负荷的技术手段,可有效支持电网的运行调节和电能交易,是
为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与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量已成为现今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因可再生能源具有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特点,与电网并网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耗电总量迅猛攀升,电力短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电能储存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在非高峰时段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高峰时段释放给用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较好选择。在各种储能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以其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和
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城市道路的监控以及国防安全的部署等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卫星和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提升,遥感图像与自然图像的视觉差异也不断在缩小,越来越多的深度学习方法被应用于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但是大尺度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夹杂着各种复杂背景及小目标物体,这些问题仍然是导致目标检测率低的关键因素。为了
风力发电的大规模并网,缓解了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压力,也推动了我国能源向着低碳、清洁、可持续方向发展,然而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双馈风电机组作为目前主流机型之一,通常运行在最大功率跟踪状态,且无预留有功备用,因此在面对电网频率波动时,不具备频率动态响应能力。这就会导致系统等效惯量降低、一次调频能力下降,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双
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变化,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得以广泛开发利用。研究柔性配电网络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最佳配置方案对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消纳量、优化系统的工作状态意义重大。因此,本文考虑了背靠背电压源变流器SOP(Soft Open Point,SOP)的连续调节能力,研究DG的优化配置问题。主要工作如下:(1)对SOP的工作原理、控制模式以
绝缘子作为电力系统使用量最多的设备之一,其绝缘状态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目前对绝缘子检测的物理特征量较为单一,难以全面识别其缺陷和运行状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红外成像和紫外成像相互结合的联合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下劣化瓷绝缘子和老化复合绝缘子的发热和放电问题,并对其典型缺陷的诊断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定量分析了探测距离、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对紫外成像量化参数的影响特性,得到了不同因素对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为保障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经济、高质量运行,对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也有更高要求。为提高变压器的检修效率,本文将不完全检修和负荷波动两个实际问题考虑到变压器状态检修策略中,提出基于比例强度模型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策略。首先,阐述比例强度模型理论。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最小检修成本法计算变压器状态检修阈值,确定变压器的状态检修阈值曲线;增设阈值下限值作为状态检修策略的限制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