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柿树(Diospyros kaki L.f.)是浙江省种植面积大、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特色经济林树种之一。在收集浙江省柿树种质资源资料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选择了9个浙江省农家柿树品种/类型,40个单株进行采样。研究了浙江省柿树的表型多样性及DNA水平多样性;运用表型和分子两种手段对浙江省柿树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浙江省柿树表型多样性极其丰富。方差结果表明:柿树14个表型性状中的12个在品种/类型间和品种/类型内都存在极显著差异(a=0.01);品种/类型间和品种/类型内优株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品种/类型间的变异远远大于品种/类型内优株间的变异;利用品种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所有单株基本按品种/类型聚在一起。2.供试浙江省柿树样品品种/类型间分化比较严重。利用筛选出的16条随机引物,对9个品种/类型40个单株进行了RAPD分析,共得到条带15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38条,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76%。品种/类型间遗传多样性(Dst)为0.7604,品种/类型内遗传多样性(Hs)为0.0603,品种/类型分化系数(Gst)为0.7604,基因流(Nm)为0.1576。3.由表型性状聚类结果可知,以1.5的相似系数值作为划分标准QDH6、TT1和YK6聚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以1.0的相似系数值作为划分标准,供试材料划分为5组,QDH6、TT1和YK6分别单独聚类,DG1、DG2、DG3和DG4为一组,其余单株为一组。4.由分子RAPD鉴定的聚类结果可知,以0.70的相似系数值作为划分标准,可将40个供试柿树单株划分为2大类,即YK6为一类,其余的39个单株归为一类;以0.28的相似系数值作为划分标准,可将供试40个柿树单株划分为如下3类: YK6为一类,QDH6和QDH7为一类,其他为一类。5.耦合分析表型与RAPD鉴定,结果基本一致。QDH6、TT1和YK6和其他供试材料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供试材料基本按品种/类型聚在一起。6.在调查浙江省柿树种质资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种质鉴定的基础上,2007年2~3月采集了32份浙江省优良柿树种质穗条,在浙江省永康市用君迁子做砧木进行了嫁接,为建立浙江省柿树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