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毛制品是高档的纺织品,但市场上的羊毛印花产品较少,这与羊毛纤维表面致密的鳞片层阻碍染料扩散、织物表面粗糙难以印制精细花样、传统印花工艺流程长及成本高、印花难度大等原因有关。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具有印花生产周期短、创造性强、花样灵活多变、适应性广等优点,能满足羊毛印花制品小批量、快交货、个性化的生产要求。本课题针对羊毛纤维结构特点及其印花技术的发展,研究了毛织物活性染料墨水数码喷墨印花的关键技术,讨论了喷印前处理上浆液的添加剂对毛织物喷印效果和纤维损伤的影响、喷印后的汽蒸特点,采用了双氧水和高锰酸钾氧化改性及氧等离子体处理三种方法改善毛织物的喷墨印花性能,并通过仪器分析方法分析了改性毛织物喷墨印花性能提高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和碳酸氢钠均可用于调节上浆液的酸碱度,前者的印花工艺稳定性好,使用碳酸氢钠时应对其用量和汽蒸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当它们用量合适时,喷印织物颜色深度相差很小。碳酸钠易使羊毛纤维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而泛黄、并使印花颜色鲜艳度降低。汽蒸时染料从浆层向纤维表面的转移速度对活性染料固色速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预先浸轧硫酸铵的喷印织物在汽蒸时染料转移速度、固色速度快。上浆液中的海藻酸钠、尿素、硫酸铵和亚硫酸钠用量、喷印后的汽蒸时间对印花织物的颜色深度均有较大的影响,采用优化的上浆配方和汽蒸条件进行印花的织物,其颜色深浓、色牢度好、花型轮廓清晰。毛织物经双氧水和高锰酸钾氧化改性后,其印花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印花织物颜色更深浓,喷印后汽蒸时间大为缩短。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仪器分析的结果表明,氧化改性后羊毛表面的鳞片被部分剥除,二硫键被破坏,纤维表面的类脂化合物减小,从而导致了染料在纤维内扩散能力的增强、提高了印花织物颜色深度。但是,因颜色深度的增加而使得印花织物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有所降低,高锰酸钾氧化改性因其氧化能力强、鳞片剥除程度大、纤维降解程度大而使得印花织物的强力发生了明显降低。毛织物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表面鳞片层结构变得疏松,碳元素含量降低,氧元素含量增加,纤维表面被活化,亲水性显著增强,这导致了其印花颜色深度增加,但色牢度有所降低。与氧化改性相比,氧等离子体改性后的印花织物的强力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