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将有更多的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村将走向城市化的道路,农民将失去原先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就业逐渐向非农方向转变。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失地农民都是属于文化和技能低、资金少的弱势群体,往往被排挤在现在工业大门之外,失地农民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障碍性因素。失地农民是发展城市化的必然产物,而失地农民就业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必然面对的重大问题,如何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顺利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则是新世纪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统计法、理论研究法和比较借鉴法,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X市Y区失地农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其生存状况;采用发放问卷和深入访谈的方式调查其具体情况,以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其就业状况;从社会经济层面、政府层面和失地农民自身层面对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结合当地实际与国内外经验借鉴,提出促进X市Y区失地农民就业的合理建议和对策。在通过对Y区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了解过程中,总结出三个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首先从社会经济方面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对于应聘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此外,城镇化进程缓慢,造成失地农民居住地附近可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从政府方面来说,在进行征地的时候,只注重了征地的结果,没有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而且对于征地后农民的安排政府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同时在农村中本来就存在了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缺陷,就更加剧了这一现状;从失地农民自身方面来说,失地农民普遍存在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况,使得他们的就业机会进一步缩减。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帮助Y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快该地区的经济建设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方面也要积极进行配合,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优惠政策,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另外提高农民自身综合素质,加强相关的培训,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