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z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宓及其所代表的学衡派是新文化运动遭遇的最大反对势力之一。针对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新文化”方案和文学革命等主张,吴宓给予了一一回应和反驳,并提出了“融会中西”的文化建设主张,而且始终将其贯穿在自己的文化观、文学观、教育观之中,构成了他自己一贯而不同的文化建设思路。 透过吴宓和新文化派的分歧进行深度挖掘,不难发现,之所以双方建设新文化的思路不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同,主要是由于双方对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所致。在吴宓看来,文化是“古今思想言论最精美者”,是经过千百年沉淀,具有永恒性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即如宗教道德,是具有本体性的根本内律,是不应该被抛弃的,更不应该把“新”“旧”作为判断文化优劣的标准。所以他的“融会中西”的思路里包含的是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即西方的古希腊人文传统和基督教精神,以及中国的儒家思想。而在新文化派眼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更多着眼的是风俗制度层面,而这在吴宓的眼里恰是枝叶,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吴宓看到的是贯穿在其中共同的人文主义精神,用他的话语表达就是人的自我完善,因此道德是他的文化思想的核心。而新文化派则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看到的是差异,是中国历来所缺乏的“民主”和“科学”。所以,从文化的共同性出发,吴宓选取的建设新文化思路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新文化派则是从文化的差异性着眼,否定旧有的,输入新近的。吴宓和新文化派产生分歧的另一个领域是儒学。在吴宓眼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而在新文化派眼里,儒家思想被化约为扼杀人性的“礼教”,由于二者的各执一偏,就有了继承和批判之间的对垒。 “融会贯通”的思想贯穿在了吴宓的各种学术活动中。在文学上,他主张要经过模仿、融化,最后达到创造的境界;在教育上,他强调博雅和通识;他不仅通过比较文学的方法例证了《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的伟大和优秀,而且以自己的人生作注脚诠释了他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使命。 本文即围绕着这根“中西融合”的主线展开了论述。第一部分借助吴宓和新文化派之间的分歧,阐述了吴宓建设新文化的思路,即“中西融合”;第二部分具体探讨了吴宓产生这种文化思路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资源;第三部分则是他的文化理想在文学和教育领域里的具体实践;第四部分则是从吴宓的人生选择来看他对自己的文化理想的艰难守护。 不难发现,在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里,蕴含着包容性和多元性,这是在当下面对不同民族文化所提倡的理想态度,也是保持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圈的前提条件。从这点来看,吴宓的文化理想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就不言而喻。而他逆潮流而动的清醒和执著,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锚定效应就是判断靶子大小时先前数字影响判断结果的现象。自从1974年它被发现后,就不断地被各种各样的材料发现;同时,研究者认为它可能是其他心理现象的一个潜在原因,譬如过
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学生已成为
以取代苯胺和8-羟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的标题化合物,产率高,其结构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思维概念主要存在于心理学、逻辑学和哲学三个学科之中。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主要指思维的过程机制和品质,逻辑学意义上的思维主要指思维的形式和法则,哲学中的思维则是与存在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多年,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最重要的课题。小学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教学富有情趣、活泼
目的探究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中采取PCMC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中医实习生70例,2017年3月—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35例。2组均进行中
以8-羟基喹啉为原料,通过Reimer-Tiemann反应合成了5-甲酰基-8-羟基喹啉(收率15.0%)和7-甲酰基-8-羟基喹啉(收率21.5%),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后腹盆腔粘连情况。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首次剖宫产术式为米-拉氏剖宫产的再次剖宫产妇女作为观察组,同期105例首次术式为传统子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2002——2010)》(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2010年我国在读硕士研究生人数将达到120万人,使硕士研究生培养从目前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多数、附以
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已从单体结构发展到层次结构,再发展到微内核结构和C/S模式;其开发技术从结构化程序设计发展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组件技术.了解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