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2014年,基于草地适应性利用理念,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在牧户尺度下,以生长季,不同起始放牧时间牧后牧草留茬高度为9±1 cm为终牧时间节点的轮牧利用中,研究了季节尺度不同放牧时期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群落生产力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以群落净初级生产力及羊群采食量为指标,则2区(6月、8月放牧)群落地上净生产力与采食量显著高于其它小区,说明这种轮牧时间的搭配为较好的牧草资源利用方式。2.就草地利用率而言,2013、2014两年草地利用率为都以4区最高、其次为2区,均在55%以上。3.不同再生长期内群落增长速率以2区(放牧间期主要为7月)最高。此外,4个小区再生长期群落增长速率均为正值,能够补偿第一次轮牧中羊群对牧草的啃食量。就2014年研究而言,整个放牧季不同时期的轮牧利用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表现为等补偿生长。4.各个小区根系生物量均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少,且地下根系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表现出表层化的趋势。1区地下根系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小区,而其他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5.各处理地下生物量垂直变化各异,可大致分为两类:浅层增加深层减少型(1、3小区)及浅层减少深层增加型(2、4小区)。6.土壤有机质含量以4区最多,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小区,尤其在0-5 cm土层中较明显;在不同小区,土壤有机质都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