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生态观与共产主义的理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p286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生态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论述对象。这种生态观不仅说明了人在自然中发挥的作用,也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系、还有就是现实形式进行了深刻分析,在对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论述,以及批判地考察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都含有丰富的生态内涵。马克思的生态观是一次生态观念上的革命,它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结果,也是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成果的结晶。它的思想基础可以追溯到德国的古典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它产生的客观条件。马克思的生态观将寻求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作为终极目的,为再次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想资源。既开辟了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考路径,又对建设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树立科学发展观产生了影响久远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因此,有意识地以马克思的生态观这一正确理论为行动指导,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十分有益的。这篇文章从三个方面理解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第一部分说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通过对近代西方生态观的反思批判而来的。马克思既批判了黑格尔又批判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主要是他用客观唯心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则是因为他站在了人本主义的立场来解释自然。第二部分论述了在对前人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的生态观初具雏形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黑格尔思想中所包含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所主张的唯物主义都被马克思所借鉴,他还指出了人与自然不仅是相互依赖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一于实践活动中。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所要达到的统一就是人和自然本质基础上的统一,也就是说,只有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才真正成为可能,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才是真实的。第三部分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分析。其中劳动被异化了,异化劳动造成了劳动和资本、劳动和土地的分离,结果就是自然变成人进行奴役与剥削的对象。这种分离造成了人的活动、能力的片面化和畸形化。最终导致人的能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得不到全面发展。第四部论述了马克思生态观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表明了马克思的生态观不仅在理论上可以完善我们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可以指导我们的建设。
其他文献
针对冗余重载驱动器存在偏载的问题,提出一种具备偏载自协调的冗余驱动机构设计方案。根据机构几何约束关系,建立该机构的位置约束方程及速度、加速度关系式,运用虚功形式的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南传统聚落濒危建筑构造与技术研究》(项目号51278228)的子课题。本研究通过对苏南传统聚落中典型的古村落——苏州洞庭东山西山古村落群的建筑
<正>杜甫的《登岳阳楼》,评者尊之为岳阳楼诗之千古绝唱。孟浩然《望洞庭湖上张丞相》与杜作并称,有人称之为岳阳楼诗之双璧。孟浩然在二十七岁那年来到岳州,曾在朝中为相的
<正>从现存古代诗歌看,中国古代留有大量送别诗。中国古代的送别诗,经历了由"祖饯诗"到"饯送诗"而后演变为"送别诗"的漫长历程。古代社会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出行者常常三年五
着重从苗床准备、母株选择、扦插方法、配方施肥、移栽前准备、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对旱地金银花的栽培技术做出了详细总结,该技术适用于年降雨量300~450 mm的干旱地区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诱导治疗至少应用一次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蒽环类药,尽量加用门冬酰胺酶,强烈的诱导治疗必须权衡利弊
古希腊神话和宗教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希腊神话与宗教贯穿于古希腊史的各个阶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赫耳墨斯由于其在奥林匹斯教中的独特地位和
<正> 在明代历史上,明成祖朱棣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即位后,他审时度势,厘正明太祖朱元璋中后期施政的一些弊端,改变了"祖训禁绝之旨"(归有光《论御倭书》卷6)"片板不下海"
考课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维护政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金代考课制度在唐宋考课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
朗读、诵读教学从古至今就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语文教材、古诗词为对象,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让学生学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