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视野下,了解、学习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同时,对于戏曲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传承则是我们获得文化认同感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举措。中小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戏曲走进学校音乐教育中是传承传统音乐的有效途径,也是让学生提升戏曲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认同感的有利手段。经调研发现,日照市新营小学是日照市较早将戏曲文化引入校园、走进课堂以及设立戏曲相关课程的学校之一,自2008年开设至今,戏曲一直都是其校本课程体系的重点组成部分。本文以新营小学校本课程中的戏曲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观察等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等收集研究数据,对新营小学戏曲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呈现和深入剖析,以此探究戏曲在小学教育中进行教学的经验与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更好地保护、传承中国优秀戏曲文化。文章从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学生学习以及学校四个方面进行戏曲教学情况调查,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新营小学的戏曲课程存在教师戏曲专业素养薄弱、戏曲教学内容较零散等现实问题,针对戏曲课程中存在的师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从课程、教师、学生和学校层面提出可行建议,对今后戏曲文化更好地在基础教育中传承作出探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