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南市长清大学城从2005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有8个年头,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资源的产业集群,这一区域内的本科院校大学体育篮球教学发展状况如何?经过这八年的发展各本科院校的大学体育篮球课开展现状如何呢?本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内七所本科院校的大学体育篮球课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及体育教育改革实际,提出了一些优化济南市长清大学城本科院校大学体育篮球教学的建议,希望能对整个大学城及全省本科院校大学体育篮球教学的良性发展和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与理论依据。经调查、分析研究得出,济南市长清大学城本科院校的大学体育课篮球教学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和任务明确,教学内容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济南市长清大学城本科院校大学体育篮球课所涉及的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出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现状;学历方面与国家要求的标准还差一段距离;职后进修机会少;职称结构上助教、讲师居多,副教授、教授偏少;科研情况总体比较理想,但科研动机大都仅是为了晋职称;任课教师部分不是篮球专项,导致少数教师不能很好的胜任篮球课教学;教师队伍整体比较稳定,但面对诱惑和压力交加的现代社会,部分教师显得较浮躁,缺乏稳定性;教师们对新《纲要》、新理念了解情况理想,但未能较好的落实到教育实践。2.调查所涉及的学生篮球基础水平呈现一般偏差的态势;参选篮球课的学生的动机大部分为外在的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对篮球运动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对上篮球课兴趣不大;态度方面大部分比较积端正,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学生课后参加篮球运动及获取篮球相关知识方面比较积极,但在运动中未能很好的将课上教师教授的技战术运用于实践,部分学生对篮球知识了解较少,缺乏获取途径。3.各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较系统全面;教学目标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正与新《纲要》规定的五大领域目标达成一致,但对某些领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组织形式即在同一年级将男女分开后组成人数为50人左右的班,每班人数偏多。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现代化教学手段、设备利用率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主体仅有教师,方法单一,但评价内容有所更新;场地、器材的数量基本能满足上课需求,但场馆开放力度不够,大部分学校的场地器材利用率较低;大学城内各院校间交流合作太少,资源共享现状不理想。建议:1.加强篮球师资队伍建设,多提供些外出交流学习及职后进修的机会;完善教师保障机制;发挥中年教师集群的优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培养教育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高科研意识,帮助并支持教师将先进理念、技术与教育实践相结合。2.完善选课制度,合理优化班内人数;根据学生需求,教授内容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有创意、有趣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提倡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方法多样化;优化教育环境。3.希望大学生朋友们能进一步端正态度,锻炼意志,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终身体育意识。争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4.各院校应加大场馆的开放力度,提高场地器材利用率;加强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合理利用大学城环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