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文化传承的角度探讨针炙穴名英译

来源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ia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从中医文化传承的角度探讨针灸穴名英译的方法。重点从三个主题进行讨论:首先,对现行针灸穴名英译方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探讨;其次,对所出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和解决对策;最后,以文献回顾及方法学分析可接受度最高的针灸穴名英译方法。  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30名在广西中医学院学习针灸的针灸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采样选择的方法对5名针灸留学生进行采访。通过百分比统计,对闭合式问题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对半开放式或开放式的问题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问卷中列举的四种针灸穴名翻译方法的可接受性比例分别为:音译(30%),编码译法(35%),直译(5%),音译加释义(35%)。结果表明,现行的针灸穴名英译方法存在缺陷,中医文化内涵的传承在针灸穴名的英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结论:中医学本身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现行的针灸穴名翻译方法存在缺陷和问题,在翻译针灸穴位名称时应该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本文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用音译加释义的方法进行改进。
其他文献
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建立能突出《伤寒论》自身特色的六经病证知识分类体系,从而推广到伤寒类著作,为仲景学说的专题知识库的建立和仲景学说知识挖掘提供前提条件。  本论文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动态观察“益肾调督”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ICAM-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旨在从分子角度进一步探讨“益肾调督”针法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