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锦承线扩能工程三维动态设计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hyh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线路是铁道工程结构体的空间中心定位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具有占地面积大、施工复杂、造价高、不易改建等特点。为了使铁路线路设计的操作更加便捷,降低出错率,可以应用具有数字建模、信息关联一致等特点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来协助铁路线路设计工作。目前该技术在我国铁路线路设计方面的应用尚未得到推广,但其在铁路线路设计方面的应用将会成为必然趋势。本论文尝试发掘BIM家族中的AutoCAD Civil 3D在铁路线路设计中的应用潜力和价值,探究其与铁路行业的契合点,并将其应用到铁路线路设计中。一方面,基于锦承线义县至朝阳铁路扩能工程项目需要,在充分了解国内铁路线路设计的发展和有关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了 BIM技术在铁路线路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针对锦承线扩能工程实际,阐述Civil 3D在铁路线路设计中的高效能线路动态设计、可视化线路模型构建及参数化数字模型设计中的优势;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应用Civil3D技术进行承锦线义县至朝阳铁路扩能工程各阶段的设计实践,具体研究成果:(1)基于Civil 3D建立了该段扩能工程的三维地形曲面,生成线路模型,并采用多段线和图元相结合方式生成完整的平面线,从而实现了铁路平面线的信息化设计;(2)基于Civil 3D进行纵断面设计,并在完成装配设计后生成信息化线路模型;(3)基于Civil 3D实现铁路线路横断面设计,再承接平面线、纵断面线完成整体的线路设计,由线路模型生成三维模型的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ivil 3D的铁路线路设计具有同步、可视和高效等特点,可辅助铁路选线设计。
其他文献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各项增长目标。在未来,以数据为驱动的发展软件特征,将加速各行业领域的融
目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即体重值(千克)除以身高(米)平方,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健康的成年人正常体重指数范围为18.5-24,大量临
第一部分 戒烟对男性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功能的影响目的比较长期大量吸烟及戒烟的男性糖尿病(DM)患者功能性高密度脂蛋白(HDL)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的功能。方法1、收集长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有形产品已经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而服务的价值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以服务为导向的经营和创新战略已经被大多数企业接受,从而售后服务在整个服务
油菜是我国三大油料作物之一,在其生长过程中常遭受干旱、高温、盐害等非生物胁迫,其中以盐害最为严重。萌发期是油菜对盐胁迫最为敏感的时期,因此,开展油菜萌发期耐盐性的遗
目的:检测miR-16-5p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组织样本及细胞中的表达,探索其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研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通过qRT-PCR检测肝癌
螺杆转子之于空压机,犹心脏之于人,是决定空压机性能的核心部件。螺杆转子在空间上为一复杂螺旋结构,目前其加工方法均采用减材制造,经过多个机床工位,同时还需专业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和监管,较为繁琐、耗时。而近年来兴起的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与我国《中国智造2025》中提出的“绿色制造”理念相符,其可直接利用激光熔化金属粉末成形复杂金属零件,周期较短、不需
目的: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本课题组对石台县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利用情况、资源变化趋势等本底情况展开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可用于分析石
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国土是生存之本、发展之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场所和主阵地,协调人地关系是国土空间治理的核心问题。面对快速城镇化、资源型城镇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不利影响,如何化解城镇、生态、人类之间的矛盾,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健康国土空间,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以下简称GI)通过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完善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近年来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老年抚养比不断增加,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快速上升,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结构变化逐渐趋于多元化,因此加快建设多层次、多保障的农村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尤为迫切。其中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逐渐在农村中占有一席之地。互助养老有效弥补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的不足,突破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养老服务内容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