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的生态政治学家布赖恩·巴克斯特(Brain Baxter)在其著作中写到:“意识形态的天空,生态主义是一颗新星。”在西方学者看来,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现当代的媒介传播问题及现象,是媒介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更是社会科学中较为具体、实践性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从理论渊源来看,媒介生态学是媒介与生态进行交叉研究的产物。或者说,是将生态学引入传播学,重新认识与审视媒介的新视角与新观念,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媒介之间、媒介与受众,乃至媒介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本文以“媒介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将短信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来研究。我国短信自1998年以手机的一项业务、一个附加功能的面貌出现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都试图借助这一媒介重新抢占市场份额。而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界定短信为传播活动的中介,即发挥的是媒介(平台)的作用,限定在国内这个范畴。从短信自身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子、环境因子、信息因子切入,分析了短信给媒介、媒介生态带来的影响:提升媒介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媒介种群多样化等等。通过分析,发现并指出短信在发挥媒介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技术瓶颈、监管障碍。最后对短信发挥媒介作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建立手机用户数据库、创新盈利分成模式、再造和谐媒介关系。